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4-07 08:40清明節(jié)到了。往年,不少人選擇在這天遠足祭掃、懷緬先人。據(jù)報道,為避免現(xiàn)場祭掃引發(fā)聚集性疫情,全國多地發(fā)文“暫停現(xiàn)場祭掃活動”,提倡家庭追思、網(wǎng)絡祭掃等方式,大力推廣“云祭掃”。
事實上,“云祭掃”被社會認可,不只是因為這次前所未有的兇猛疫情。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不遺余力地倡導移風易俗,積極引導文明祭掃,鼓勵群眾采取鮮花祭掃、網(wǎng)絡祭掃、居家祭掃等祭掃新方式。日新月異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給這種新風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清明“云祭掃”漸漸被更多人接受。
當下,抗疫戰(zhàn)尚未完勝,在外防輸入方面依舊形勢嚴峻,人群集聚的風險仍不可小覷。同時,從消防安全和環(huán)境治理上看,“煙熏火燎”的傳統(tǒng)祭掃方式也不合時宜。天時、地利、人和俱全,推廣“云祭掃”可謂正當其時、一舉多得。
有民俗學者指出,雖然清明節(jié)俗繁多、形式各異,但貫通于其中的核心價值乃是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和關懷。人們對先人的追思緬懷,同時也是對傳承濟世德業(yè)、弘揚優(yōu)秀家風的美好期待以及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深深思考。只要回歸到清明的核心價值上,“云祭掃”就是值得大力倡導和推廣的祭祀方式。
清明時節(jié),帶上一顆感恩、緬懷、敬畏、虔誠的心,通過網(wǎng)絡“云祭掃”,既可以表達對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撫慰和充實生者的精神和心靈。新的祭祀方式作為一種無形的情感培育通道,有利于讓生者珍惜生命,讓文明家風代代綿延。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深切地體會到,凡是有助于“自由呼吸”,有助于呵護生命的事物,我們都應張開雙臂去熱情擁抱,比如清明“云祭掃”。我們有理由期待,“云祭掃”不只是特殊時期的一種替代性祭祀方式,還將會成為一種新風尚。
?作者: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