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0-05-19 07:315月19日,凌晨2時23分,記者第一時間到達位于巧家縣5.0級地震震中小河鎮(zhèn)。夏日的夜晚漫天星辰,蟬聲蟲鳴。河谷地帶的氣候夜晚的溫度也達到了24度,稍微爬坡上坎汗水就能把衣服濕透。鎮(zhèn)政府周邊震后的落石掉了一地,走起路來磕磕碰碰。
沿著集鎮(zhèn)周邊走走,有把床單和被褥一裹直接睡在地上的,有的直接睡在石板上,還有的睡在私家車里……在小河鎮(zhèn)周邊空曠的坪地上,這樣的“帳篷”不時進入記者視野。這是震后的第一夜,很多群眾害怕余震不敢回到房子里,不得不將就應付棲身之所,伴隨著蟲鳴入睡。
小河鎮(zhèn)拖車村坪子村民小組的金發(fā)元,帶著兩個孫子在燈光球場找了塊空地鋪了一張床,爺孫相互挨著度過這個夜晚。地震發(fā)生的時候,自己家臨時搭建的一個棚子被震壞了,金發(fā)元意識到地震,想起孫子回來教過他地震的時候要躲到桌子下面,他趕緊跑到了門梁狹小的角落里。金發(fā)元心有余悸地說:“以前也地震過,震感沒有這次這么強烈,現在不敢住家里了,只好將就下。”
經歷地震后,很多人都無心入睡,他們聚在一塊兒聊天。記者在小河鎮(zhèn)集鎮(zhèn)看到,像金發(fā)元一樣,睡在自家門外馬路邊的“路”營者并不少見。村民劉成禮地震的時候還在和朋友商量在鎮(zhèn)上開餐廳的事情,過幾天餐廳就要開業(yè)了,這下地震了,估計開業(yè)時間也要推遲了。看到第一時間就有救援力量進入集鎮(zhèn),劉成禮感慨道:“消防官兵的速度真是快啊,非常感謝他們第一時間趕來。”
各路力量星夜馳援。昭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昭通李景樺骨傷科醫(yī)院、巧家公安特警、魯甸縣人武部等部門連夜開赴震中,馬達聲、轟鳴聲響徹小河鎮(zhèn)。
凌晨3點,昭通消防救援支隊作戰(zhàn)訓練科科長白龍飛介紹,目前,昭通消防救援支隊派出2車15人前往震中埡口村開展人員搜救工作。在道路行進過程中,距離震中埡口村還有3公里,因路況復雜,有滾石掉落,救援人員目前攜帶救援工具徒步前往震中。
凌晨3點10分,昭通李景樺中醫(yī)骨傷醫(yī)院院長胡志全第一時間組織醫(yī)院3名醫(yī)生3名護士1名司機到達小河鎮(zhèn)。與相關部門對接工作。院長胡志全說:“創(chuàng)傷急救是我們骨傷科的強項,作為民營醫(yī)院要履行社會責任,在大災大難面前我們更應該挺身而出。”
凌晨4點25分,小河鎮(zhèn)地勢較為平坦的燈光球場上,燈光還亮著。這里容納了700余名來自小河中學的教職工。地震發(fā)生時,小河中學的師生們按照平時消防演練的步驟,有序組織師生撤離,師生無人員受傷。校長張慶斌說:“我們每個學期都要組織學生進行地震演練,都要給學生們講授地震常識,這次有序組織學生們撤離到安全地帶跟平常的演練密不可分。”
初三學生陳有全是小河鎮(zhèn)拖車村橫梁子村民小組的,他家離學校有15公里,陳有全長期住校,撤離到安全地帶后,他第一打電話給父母報平安,詢問父母的安危。這次地震讓他最為感動的是,同學們都非常的團結,一床被子幾個人分著蓋,生怕對方冷到。陳有全哽咽地說:“現在到了半夜,老師們都在旁邊守護著我們,幫同學們蓋被子,老師們也有家人,這個時候也還顧著我們,讓我們很感動。”每隔十分鐘就有特警在學生們睡覺的地方巡邏,這讓他們倍感安全。
馬路上的車輛像流水一樣,車燈不停閃過,馬達聲和喇叭聲一直響到天亮。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5月19日凌晨4時40分,昭通消防支隊15人搜救隊途中遇到一名傷員,搜救隊派出4人幫助群眾轉移傷員,其余人員繼續(xù)向埡口村行進。另外,昨晚震中有兩次余震,其中一次為3.5級。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娟?實習記者?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