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7-06 10:53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詩之鼎盛,謂之唐;詞之崛起,謂之宋。
唐,繁華;宋,清雅。
如果有一首詩,從頭至尾,都在抒發(fā)作者的負面情緒,或是全詩都被愁云籠罩的話,它定不是唐詩。
唐朝應(yīng)該是晴空萬里的。因為只有在明朗的陽光下,才能孕育出這樣一群心靈純粹炙熱的才子。
“他們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為都相當浪漫,遭遇尤其悲慘。”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文章新體,建安、永明。沈、謝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長有莖英。不習孫吳,焉知用兵?”
縱然初唐四杰人生坎坷,但他們的世界里,有寂寥揚子居,歲歲一床書;烽火西京,心中不平;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滕王高閣,佩玉鳴鸞。
哪怕李白壯志難酬,他卻能抽刀斷水,舉杯消愁,而后散發(fā)弄扁舟。他堅持著自己天生必有用,千金終復來。
就算白居易被貶江州,但仍是綠蟻醅酒,紅泥火爐,驛亭下馬,尋覓君詩,泉下泥銷骨,人間雪滿頭。道盡商女愁腸,李楊情癡,宮市不平,只為歌生民病,得天子知。
若是有一闕詞,其中內(nèi)涵,無不是金戈鐵馬,血洗疆場,或是山水一程,風雪一更,那它十之八九不是宋詞。
宋朝大概是煙雨朦朧的。畢竟只有在連綿的微雨中,才會熏陶出這樣一眾剛?cè)岵奈娜蓑}客。
“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也。”“蘇軾之詩,其境界開辟古今之所未有。”
即使蘇軾未曾得志,他也仍在黃惠儋三州建功立業(yè),幾時明月,問酒青天。少年之狂,牽黃擎蒼,生死茫茫,思量難忘,竹外桃花,春江水暖,日啖荔枝,不辭嶺南,一蓑煙雨,平生任之。此心安處,即是吾鄉(xiāng)。
有一種氣度,叫文人風骨。它蘊于詩詞曲賦中,細細道出他們?nèi)松膽B(tài)度。
服章之美,禮儀之大,皆蘊于此。
他們樂觀著,縱使壯志難酬,縱使一貧如洗,縱使身陷囫圇,他們堅信想要坐看云起,必先行到水窮。
他們堅定著,縱然惹人非議,縱然遭到排擠,縱然貶官發(fā)配,他們只盼自己千帆過盡,獨坐敬亭。
樂觀,謂之唐宋氣象;堅定,謂之華夏風骨。
黃昏已近,夕陽無限好,又何需惆悵近黃昏。不如席地而坐,賞余暉消散,明月初起,旭日東升,然后,帶著堅定的信念,去更遠的地方。黎明,來得會很快的,只要你相信,它就一定會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作者: 陳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