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8-14 08:438月13日,來自云南、貴州、四川三省四市的媒體記者齊聚赤水河源頭,共同見證這條英雄河、美酒河、美景河流域的人文、風光、保護與開發(fā),在未來的半個月時間里,記者們將沿著這條河流,用步伐去丈量橫跨三省的523千米征程。
8月13日,注定是個特別的日子,也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作為昭通日報的采訪團隊一員,與隊員們一早從昭通出發(fā),沿都香高速,途經(jīng)貴州威寧、畢節(jié),再轉入鎮(zhèn)雄,一路風雨、一路跋涉,沒有退縮、只有前行。在鎮(zhèn)雄與貴州、四川的媒體記者匯合后,在大雨中,在磅礴的烏蒙山谷間向著赤水河源頭而行。
經(jīng)過近一小時的雨中跋涉,終于到達了赤水河的源頭,一個位于赤水源鎮(zhèn)銀廠村長槽村民小組叫滮水巖的地方,兩股清泉滌蕩而下,激起的點點水花把生命的激情書寫,然后隨著流域的流向不停奔騰而去。
而這個源頭的確定,得益于1992年春天,來自貴州的13位先行者,在譚智勇同志的帶領下,克服了種種困難,一步一個腳印沿河流探尋而得來,讓我們銘記他們的付出,也因為他們的付出,才會有我們今天的“感恩紅色、走進赤水”的浩蕩之行。
赤水河,因為紅軍長征四渡赤水而載入史冊;因貴州茅臺酒的飄香而享譽世界;因甘甜的養(yǎng)分滋養(yǎng)了沿河兩岸600多萬各族人民而崇高;因不停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諦在社會各界的保護下而更加美麗、多姿。
今天的匯聚,是源頭,更是起點。
在未來的半個月時間里,我們將沿著這條523千米的流域,從云南省鎮(zhèn)雄縣起步,沿威信縣、四川省敘永縣、古藺縣,貴州省七星關區(qū)、金沙縣、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等三省四市十六縣(市、區(qū)),最后在四川省合江縣匯入長江的河口結束艱辛而美妙的“旅程”。我們用熱情與溫度去感受前人書寫的人文,用鏡頭與筆觸去揭開她賦予人類神秘的面紗。
“用我們的腳步去丈量赤水河的長度,用我們的雙眼去見證赤水河的亮度,用我們的腦力去拓展赤水河的寬度,用我們的筆觸去記錄赤水河的溫度。這是新聞工作者踐行‘四力’的最好方式。”此次采訪活動的隊長、昭通日報社副總編輯曹阜金在赤水河源頭滿懷激情。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韓正副總理對赤水河流域保護作出重要批示。在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青山銀山”的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在推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的國家戰(zhàn)略新時期,我們有義務呼喚、號召居住在赤水河兩岸的人們必須有責任、有義務地團結起來,加強交流與協(xié)作,共同保護好、治理好、利用好、開發(fā)好這條生命的河、生態(tài)的河,讓她真正惠及千家萬戶,造福子孫后代。
人類書寫歷史,我們見證發(fā)展,此次之行我們將用心去感受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傳奇,去見證美酒河兩岸的綠水青山,去再現(xiàn)三省四市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去推動赤水河流域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去加深三省四市新聞同仁親密無間的深厚情誼。
今天,我們站在赤水河流域的源頭,也許,這是源頭,更是起點,我們堅信!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毛利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