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1-05-08 11:00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派駐2019年脫貧摘帽督導員駐村督導工作要求,我從鹽津縣柿子鎮(zhèn)水銀村調整到巧家縣白鶴灘鎮(zhèn)官村村開展駐村督導。
初識官村,倍感壓力
4月20日上午8點,我開車從昭通出發(fā),經過近5個小時的車程,中午到達官村。剛到官村村委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遠處光禿禿的山,近處快要枯死的玉米苗。抱著盡快了解貧情的心理和早日進入角色的態(tài)度,馬上翻閱了官村基本村情。
官村轄4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共418戶1575人,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20戶796人。截至目前,尚有未脫貧戶146戶507人,貧困發(fā)生率依然高達32.2% 。看到這一組數據,讓我深深感受到貧困程度之深、脫貧難度之大,使我更加堅定了必須沉下身來、靜下心來,盡快熟悉村情、貧情,幫助提思路、出主意,多溝通、勤匯報,方能打開工作局面。
宣傳動員,統(tǒng)一思想
面對官村艱巨的脫貧任務和緊迫的時間要求,我深知首先必須要思想統(tǒng)一,才能做到步調一致;必須要盡快動員,才能做到干群一心。
4月21日,召開了由村三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員、村民小組長、片支部書記和村民代表參加的會議,就開展脫貧摘帽駐村督導工作進行了說明,就開展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行了動員,就支持村三委工作提出了希望。并請求參會同志會后積極發(fā)動群眾,以期進一步激發(fā)干群參與脫貧攻堅的動力,進一步凝聚干群參與脫貧出列的合力。
走村入戶,掌握實情
為盡快了解村情民意,熟悉干部群眾,堅持吃住在村,白天走訪了解情況,晚上匯總梳理問題。做到見房必看、見人必問,每到一戶,我都認真對照戶脫貧5條標準,逐項了解情況、做好記錄,與群眾交心談心,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從中查找脫貧出列短板,分析存在問題,收集群眾訴求,宣傳相關政策。截至5月19日,走訪了13個村民小組167戶群眾,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2戶、非卡戶15戶,進一步摸清了村情、戶情,進一步了解了脫貧現狀。
在走村入戶、實地調研的基礎上,5月21日召開了由鎮(zhèn)掛村領導、掛包單位負責人、村三委干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學校和衛(wèi)生室負責人參加的脫貧出列分析研判會。會上,對走訪中發(fā)現的5個方面的脫貧短板、10個方面的存在問題進行了通報,并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了意見建議。研究了措施和辦法,對問題進行了分類整理,能由村級解決的明確村級及時整改,不能解決的會后上報鎮(zhèn)級,進一步找準了脫貧短板和存在問題,進一步明確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通過走訪、座談,得知官村季節(jié)性缺水嚴重,特別是巖腳、馬店兩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群眾飲水存在困難,已發(fā)現一處水源可有效化解難題,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實施。在調研了解的基礎上,主動找到鎮(zhèn)相關領導進行溝通協(xié)調,得到了鎮(zhèn)黨委、政府的支持,促成了鎮(zhèn)領導進行實地考察,并同意劃撥資金予以解決。目前,該項工程即將啟動,待實施完畢后,可有效解決146戶群眾人畜飲水問題。
(通訊員 朱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