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07-22 19:59【人物簡介】
張?zhí)焯摚麖堹Q
字有松,又叫劍平
1911年12月生
云南呈貢縣人
先后就讀于云南省立第一中學
東陸大學(今云南大學)預科班
1938年
隨部隊參加了臺兒莊大戰(zhàn)
并協(xié)助部隊創(chuàng)辦了
當時中國軍隊唯一由軍人辦的
油印報紙《抗日軍人》
1941年8月10日
因積勞成疾
張?zhí)焯?/span>病逝于昆明
【人物事跡】
1929年7月11日,昆明發(fā)生了由于軍閥爭權奪利而引發(fā)的“七·一一”火藥爆炸慘案,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
慘案發(fā)生后,中共云南地下黨立即通過黨的秘密外圍組織“濟難會”,號召青年學生組織服務團深入災區(qū),為災民服務。張天虛立即報名參加。
期間,他認識了聶耳,并從此結為終生不渝的好友。
1930年
昆明政治形勢惡化
張?zhí)焯摫黄热サ缴虾?/span>
1933年
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并帶病寫出了47萬字的巨著《鐵輪》
郭沫若為其作序
張?zhí)焯撝鳌惰F輪》
由于在上海的活動
受到特務盯梢
1935年3月
張?zhí)焯撾x開上海
到日本東京一所大學讀社會系
1935年7月17日,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年僅23歲。
聽到聶耳罹難的消息,張?zhí)焯摫慈f分,立即奔赴藤澤鵠沼海岸,與日本當局交涉并親理善后,為聶耳舉行了追悼會。
1937年
張?zhí)焯摫几把影?/span>
毛澤東曾送給他一支鋼筆以示獎勵
第二年
中共中央派張?zhí)焯摰热?/span>
到滇軍60軍184師工作
六十軍昭通籍參加臺兒莊抗戰(zhàn)的官兵
張?zhí)焯?/span>組織編印的
《抗日軍人》小報
宣傳中共的主張和戰(zhàn)地情況
很受官兵歡迎
張?zhí)焯撨€隨部隊參加了
臺兒莊戰(zhàn)役、徐州會戰(zhàn)
魯蘇皖豫突圍等戰(zhàn)役
那時,打仗多在夜間二三點或拂曉前。他利用白天的機會,到60軍連隊、友軍連隊收集資料,進行采訪;晚上,在大炮機槍響個不停地情況下,常到離陣地不遠的地方觀察火網(wǎng),迅速記錄情況情況。
張?zhí)焯?/span>寫下的不少報告文學和戰(zhàn)地通訊,為抗戰(zhàn)史留下珍貴的文獻資料。
而他很多記錄中華兒女為民族獨立而戰(zhàn)斗的血火詩篇,后來匯集為報告文學集《運河的血流》,1939年6月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繁重的工作
使張?zhí)焯摲e勞成疾
肺結核病惡化
張?zhí)焯摶乩ブ委?/span>
1941年1月返昆
住進英國教會創(chuàng)辦的惠滇醫(yī)院
同年8月10日因醫(yī)治無效辭世
他在不足30歲的生命旅程中
創(chuàng)作了300多萬字的作品
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歷史遺跡】
張?zhí)焯撌浅守朂埥秩?/span>
其故居位于呈貢區(qū)龍街中段
是一幢兩層四合院
宅院是張天虛祖輩于1890年建的
2008年重新修繕
修繕后的張?zhí)焯摴示?/span>
不僅還原了本來的面貌
并設置了張?zhí)焯撋绞论E展覽
紀念并弘揚其革命精神
故居展列
故居展列
張?zhí)焯撃?/span>
張?zhí)焯撃?/span>
位于昆明市西山區(qū)
碧雞街道辦事處
碧雞社區(qū)居委會高峣村后山山腰處
張?zhí)焯撃贡Wo牌
墓為圓形,共三級石階層層收縮,最上一臺正中立圓形墓碑,正面是張沖題“青年文藝工作者張?zhí)焯撃梗词挊s勳書”。
郭沫若先生為其作墓志,盛贊張?zhí)焯摚c聶耳相提并論為“西南二士”:“西南二士,聶耳天虛,金碧增輝,滇海不孤。義軍有曲,鐵輪有書,弦歌百代,永示壯圖”。
來源:樂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