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4-01 11:37編者按
鄉(xiāng)村是農(nóng)業(yè)文化之根,是踐行“兩山”理念的出發(fā)地、回歸地,是天下糧倉的綠色生命地帶,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鄉(xiāng)愁。
2015年以前的昭通,在2.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有1235個貧困村,185.07萬群眾的眼里寫滿了清貧。在黨中央的關(guān)懷下,昭通兒女歷經(jīng)5年的砥礪奮進,10個貧困縣(區(qū))全部摘帽,123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85.07萬群眾告別貧困。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干凈整潔型村莊”13865個,323個“特色示范性村莊”星羅棋布。
今年,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昭通日報社融媒體中心特策劃《大美中國·昭通鄉(xiāng)村行——喜迎黨的二十大》系列報道,為讀者講述一個個變化的村莊、奮進的村莊、美麗的村莊!
“水滴石穿”的傳奇,至今還在陶幫華家上演著。
雨水沿著陶幫華家10多米寬的屋檐流淌,一滴一滴滑落在屋檐下方一塊塊大石板上,石板上有一排酒窩一樣的小石窩整齊地排列著,任雨水滴答滴答地濺出小水花……在這里,水滴與石板足足較量了300多年,而他家在這里已生活了14代人。
陶幫華家在威信縣雙河苗族彝族鄉(xiāng)半河村,是一個苗族聚居地,全村以陶姓為主,寨名叫“后房”。
這是一個與石頭和戰(zhàn)爭有故事的村子。
在陶幫華家隔壁,曾有一座軍事城堡,城墻、城門、院壩都是用大石板砌成的。在人背馬馱的年代,能撼動這些巨石的,會是怎樣的一種力量。
近日,昭通日報社記者一行走進了后房,見到了這座神秘的軍事城堡。
眼前是一片殘垣斷壁的景象。城墻已殘缺,大門門槽猶在,門槽寬1.3米、高2.74米,門槽上方拱形石頭上“團風永振”的大字已模糊,大門左右的石柱子上刻著“才德兼全可靠下東區(qū)長、公平正直方可為二甲紳糧”的對聯(lián)已難辯認,據(jù)史料記載,城堡修于民國十二年(1923年),這副草書對聯(lián)是清末時期州府贈送的。
城堡內(nèi)的吊腳樓是一座四合院,整體已破舊不堪,唯獨門窗上精雕細琢的窗花特別吸引人的目光,它能作為城堡曾經(jīng)富足的物證。房子正廳三開六扇的大門上,雕刻著劉備、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三國人物的肖像;正廳天花板上雕刻著二十八宿、十二宮辰、八仙過海、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套八卦圖等圖案;正廳外柱上雕刻著左虎右鳳圖案;下廳內(nèi)門上雕刻著自秦漢以來二十四帝的長匾肖像;左、右?guī)看箝T和花窗上分別雕刻著晉、隋、唐、宋、元、明等歷史文臣武將的肖像……這一扇扇文化之窗,讓記者看到了后房曾經(jīng)財富與文化的高度交融。
這個被青山環(huán)抱、生機盎然的村子,視野開闊,被錯落有致的石林景觀點綴著,風景一片獨好。同時,它還擁有燦爛的民族文化,還有許多動人的歷史故事需要講述給后來的人聽。
今年3月14日、3月25日,威信縣委、縣政府主要領(lǐng)導率隊到后房,分別開展了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建設(shè)現(xiàn)場調(diào)研及辦公會、觀摩學習后房片區(qū)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建設(shè)工作及召開觀摩點評會。目前,創(chuàng)建工作正在迅速推進。
這個與石頭較量了300多年的村莊,還將繼續(xù)與夢想較量,唯有拿出搬運大石板的力量和水滴石穿的精神,才能在新時代的懷抱中茁壯成長,闊步走上鄉(xiāng)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 ? ? ?策劃/文字:馬 ? 燕???
視頻/圖片:聶學虎 ?蘭 ?波
視頻剪輯:聶學虎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