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6-11 15:57一些人,可以照亮一座城市,那就是好人;一種行為,可以塑造一座城市,那就是善舉。最近,昭通姑娘劉曉姣在江蘇高鐵上跪地救人的事跡刷屏全網(wǎng),感動了無數(shù)人。劉曉姣救人,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反應,更是與她平素養(yǎng)成的樂于助人、有上進心和責任心分不開的。這一點,她的父母和同事,她的老師和同學,都給予了一致的肯定和認同。因此,救人雖屬偶然,但崇德向善的品性讓劉曉姣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卻成了必然。
文明土壤豐厚,才能生長美德之花。古樸而神奇的昭通從不乏好人,也不乏善舉。從過去勇救落水群眾的“90后”姑娘鐵飛燕,到地震中徒手救出被埋學生的“最美代課老師”朱銀全;從廣西欽州勇救溺水女孩的昭通退休醫(yī)生馬敏麟,到浙江打工遭遇車禍捐獻器官的鎮(zhèn)雄農民工楊洪祥;從為救落水少年獻出寶貴生命的謝朝勇,到先后4次進入火場撲火救人的巧家小伙付歡,以及剛剛在高鐵上跪地救人的劉曉姣等等,他們成為矗立在烏蒙兒女心中的精神群像,用道德的力量支撐起一片晴空,用無畏的精神,忘我的情懷,感動著時代,觸動著我們的心靈。
好人引領道德風尚,善舉凝聚向上力量。劉曉姣等“身邊好人”的涌現(xiàn),是昭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社會主旋律的結果。多年來,昭通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精神文明全過程,在全市上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為昭通好人的涌現(xiàn)培根鑄魂。這些好人形成的“愛心品牌”,不斷給昭通人打上文明與道德的烙印,改變著昭通人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發(fā)揮出了照亮社會的“微光效應”。
平凡中見偉大,尋常中顯高尚。愿蓬勃向前的昭通能夠涌現(xiàn)更多的劉曉姣,愿凡人善舉成為600多萬昭通人民的自覺行動,成為昭通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最美的“風景”!
? ? ? ?昭通日報評論員:劉建忠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