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08-12 15:24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一直是我向往的紅色土地。這里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滋養(yǎng)中國新聞出版事業(yè)的熱土,這里有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
6月22日至29日,我參加了昭通日報社組織的2022年新聞采編業(yè)務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我十分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因為這次培訓地點是延安。有機會來到革命圣地,緬懷革命英烈,感受和學習革命精神,內心激動不已。
走進延安的那一刻,我沒有把這次學習當作一次拋開工作、休閑度假的旅程,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必須好好學習,接受心靈的洗禮,更加堅定干好本職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事實證明,完成所有的學習課程,有一種精神在我腦海中深深扎根,那就是“延安精神”。
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的主要內容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為什么要學習延安精神?2020年9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中指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老一輩革命家和老一代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xù)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思想信念貫穿始終,提高辯證思想、系統(tǒng)思維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為黨和人民事業(yè)艱苦奮斗、不懈奮斗。2020年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yǎng)初心、錘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
延安精神是寶貴精神財富——一件件彌足珍貴的文物、一張張飽含故事的照片、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這些,無一不讓我們的心靈得以凈化、靈魂得以洗滌。這次培訓班依托延安豐富而獨特的革命歷史資源,采取專題講座、現場教學、實景感受、交流研討、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分別在寶塔山、楊家?guī)X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革命舊址、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梁家河村、棗園革命舊址、延安新聞紀念館等進行專題學習。南泥灣干部培訓學院院長王東方作了題為《中國革命的延安之路——中共中央的延安十三年》專題講座、延安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廷雄作了題為《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輿論宣傳工作及其現實啟示》專題講座,以及情景教學《再回延安》等,走進延安紀念館、梁家河村史館及知青舊居等地,其中,棗園干部培訓學院特聘教師王銹蓉講述的“毛澤東與毛岸英的父子情”、梁家河村原黨支部書記石春陽講述的“追尋領袖足跡,牢記初心使命”……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我淚目。
清涼山下的新聞紀念館,展示著革命先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艱苦奮斗,硬是把黨的新聞事業(yè)從這些窯洞里孕育和發(fā)展起來。是什么支撐著他們無畏戰(zhàn)斗、砥礪前行?是延安精神。
走進梁家河村,實地聆聽和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在那里的七年知青歲月,對于黨員干部和當代青年來說,是錘煉黨性、堅定理想、啟迪心智、提高能力的“指路明燈”,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20世紀,梁家河村還是一個貧窮的陜北小山村,在20世紀60年代末,這里迎來了插隊的知青,他們斗志昂揚,帶著青春特有的激情,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帶領和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在那個激情昂揚的歲月,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習近平總書記帶領群眾戰(zhàn)天斗地、擺脫貧困的實踐與生活讓他經歷了人生中的巨大歷練,由一個懵懂少年走向思想成熟的青年。7年的知青歲月,他悟出了堅定信念、一心為民、艱苦奮斗、實干擔當、敢為人先、廉潔奉公的“梁家河大學問”。
試想,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與那樣艱苦的歲月相比,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抱怨?還有什么理由不埋頭苦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當我握拳舉起右手,再次對著黨旗莊嚴宣誓時,我更加堅定了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為新時代新聞事業(yè)積極貢獻力量的決心。
一個星期的培訓,我收獲頗豐、感慨頗多,進一步提高了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激勵著我追尋歷史、不忘初心、砥礪奮進。通過這次學習,我的思想得到升華、黨性得到錘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堅持艱苦奮斗、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練就過硬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采寫更多有深度、廣度,溫度的新聞作品,真正通過筆頭和鏡頭,凝聚起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 ? ? ? 昭通日報:單 虹
校對: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