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2-15 10:5212年前,鐵飛燕在四川綿陽勇救落水工人的事跡傳頌在巴蜀大地、彩云之南乃至神州大地,至今仍不時被人提起。時隔12年,鐵飛燕的故鄉(xiāng)昭陽區(qū)青崗嶺回族彝族鄉(xiāng)大營村再次傳出救人的英雄事跡,救人者是大營村9組的回族青年馬豪。
說起馬豪火中救人的事跡,還得回到2022年5月28日,當日12時許,馬豪家正在安裝視頻監(jiān)控,妻子馬燕如看到了公路對面的村民楊某某家的房屋冒起了濃煙,起初以為是在用柴生火,但看到煙霧越來越大,心想著可能是屋內著火了,便向屋內的馬豪呼叫道:“馬豪,楊某某家著火啦!楊某某家著火啦!……趕緊去看看啥情況。”聽到妻子焦急的呼喊聲,馬豪丟下手中的工具與監(jiān)控配件,奔到公路的對面楊某某家的院壩內,看到楊某某的大女兒(約8歲)牽著3歲的二弟、抱著不足1歲的三弟站在二樓的窗戶前呼喊救命,由于受到煙霧的熏蒸,呼救聲越來越低。見狀,馬豪大步奔向門前,順手抓起墻邊的鋤頭將門鎖砸開,沖進屋內救人。此時,房間內的火苗已經(jīng)躥上了二樓板面,且由于二樓的樓板是木板鋪就的,干透的樓板在火苗的炙烤中迅速燃燒起來,整個房間已經(jīng)是火苗亂躥,煙霧滿屋。
閃身進屋的馬豪辨明方向后,迅速沿著房屋左墻角的木樓梯奔上二樓,見到3歲的孩子后,抱起迅速跑下樓梯,奔跑出門將孩子遞給了孩子的爺爺。
“看好孩子,我再進去救他們兩個出來!”馬豪跟孩子的爺爺交代后,便轉身再次沖進火海中,奔上二樓欲再次救出被困的兩姐弟。
“馬豪,注意安全啊!”聞訊趕來的鄉(xiāng)親們齊聲呼喊道。
此時,火苗已經(jīng)躥出了屋頂,整個房子已經(jīng)被火海包圍,馬豪憑著第一次上樓的記憶方位,在濃煙中迅速地躥到了窗子邊,看到楊某某家大女兒抱著不足一歲的三弟。由于火勢越來越大,每多停留一秒都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險情,馬豪著急地對著楊家大女兒說:“你抱緊弟弟,我抱著你們倆出去!”說完迅速蹲下身,一抱將兩個孩子抱起,大步奔下樓梯口,沿著已經(jīng)著火的樓梯三步并成兩步跳到樓下,并迅速沖出火海,3人剛奔出大門,堆放在二樓的幾千斤玉米棒因樓枕被火燒后不能承重,重重地砸在了馬豪等3人身后的地上。
“如果再晚幾秒鐘,我們3人就會被包谷棒砸中,就會有傷亡。”說起當時的情景,馬豪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隨著火災的蔓延,村民們都聚集到了楊某某家門前,大家熱心撥打了119、110報警,鎮(zhèn)鄉(xiāng)、村干部,消防、公安等部門的人員也迅速地趕往火災現(xiàn)場參與救援。馬豪在救出3個孩子后,轉身回家扛上自己家的樓梯,將楊某某家電源線剪斷,并迅速投入到救火的行列中,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撲救,終于將火撲滅,沒有釀成更大的火災事故。
原來,楊某某的妻子吃完飯要到地里勞作,想著自己家就在公路邊,怕孩子到外面玩耍發(fā)生意外,便將大門向外反鎖,讓孩子們在家中玩耍。3歲的那個孩子把玩打火機時不慎將屋角的沙發(fā)點燃,從而造成了此次火災事故。
2023年2月6日早晨,記者在馬豪的家中見到這位見義勇為的英雄,?22歲的他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善言辭,卻在言語間透露出了堅毅與果敢、善良與正義、大愛與睿智。
說起這次火中救人,馬豪說,他從小就受到了鐵飛燕事跡的影響,加之在他10歲那年見到本村的一個孩子落水死亡事件的殘酷。“當時,如果有人勇敢地下水救他,他也不會那么小就離開了人世。”從那個時候起,其實在馬豪的心中早就埋下了見義勇為的種子。
“如果現(xiàn)在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也會毫不猶豫地救人!”馬豪堅定地說道。
于熊熊烈火中救人是偶然,而發(fā)生在馬豪的身上卻是必然。
被救孩子的爺爺說:“馬豪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如果沒有他勇敢地沖進火場中救出我的3個孫子(女),也不可能有我們現(xiàn)在完整的家。”
說起馬豪,馬豪的父親馬本全也極為自豪:“馬豪就是書讀少了點,但他在生活中,很聽話,別人遇到什么困難,他都會主動地去幫助他們,從不計較得失。”
大營村黨總支副書記馬永讓告訴記者:“馬豪在村子里是一個熱心人,不管是植樹造林,森林火災撲救,還是人畜飲水管道安裝、溝渠清沙除淤,他都積極參加,是一個熱心人。”
馬豪見義勇為的行為贏得了村民的們表揚,也得到了黨委、政府的肯定,2022年,他被表彰為“云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云南好人”。
目前,馬豪已經(jīng)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黨總支也將其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yǎng)。
在無情的火災面前,在人命關天的緊急時刻,回族村民馬豪憑借一己之力挽救了漢族楊某某家孩子的生命,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臨危不懼、挺身而出,舍己為人、守望相助的傳統(tǒng)美德。生動展現(xiàn)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誼。
昭通日報記者 毛利濤? 文/圖
校對:彭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