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你是“拖延癥晚期”嗎?其實不是因為不自律!

 2024-08-18 11:34  來源:北京青年報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中流行一種行為模式,叫“拖延癥”。簡單描述就是陷入一種“明明知道要做什么但就是沒有去做”的狀態(tài),給生活、工作帶來很多麻煩,進而出現自責、內疚、焦慮、悔恨,甚至暴飲暴食等行為。拖延癥或者暴食癥的人每次來傾訴,他們都會毫無疑問陷入自責的狀態(tài),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夠自律,事實真的如此嗎?

兩個內在自我在打架

在因為自律或者拖延問題來找我咨詢的年輕人中,都存在這樣一個現象:他們身上似乎都存在著兩個自我,一個自我是要求性的自我,一個自我是喪失行動力的自我。這情況很像一輛車,“要求性的自我”不停踩油門,要求自己趕緊前進,但“喪失行動力的自我”拖著龐大的身軀,一動不動。于是“要求性的自我”開始不滿、指責、失望,“喪失行動力的自我”充滿無力感,覺得自責但又無法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為什么這兩個自我一定要不停吵架呢?不能好好合作,把力氣用在解決問題上嗎?

我讓我的來訪者放下“不夠自律”這個歸因,讓他們只是談談對無法行動的感受時,他們說了很多:

“上司總是對我的工作不滿意,我對上司有很多憤怒,壓力很大又對自己沒有信心”;

“我對自己的復習沒有信心,不知道如何面對漫山遍野沒有掌握的知識點”;

“做這個任務真的是太難了,我害怕去面對它”;

“我其實根本不想做這份工作,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

一切的一切,只在于那個具備行動性的自己遇到了困難,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和克服,甚至他們意識不到這些困難的存在,因此無法很順利地把它言說出來,除非多方引導,所以他們只是簡單地把這些歸因為“是我不夠自律”。

與早年的家庭成員關系模式有關

這種兩個內在自我打架的現象是怎么來的呢?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與家庭成員的關系,尤其是跟父母早年關系模式的內化,“要求性的自我”一般代表著父母早年對待我們的模式,“行動性的自我”是我們真實的樣子。

還原為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模式就是:每當遇到問題,父母會通過讓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來解決問題,如果孩子達不到這個要求,父母就會非常不滿,甚至不停攻擊孩子。

總而言之,當一個孩子總是被塑造成一個“應該的孩子”,而非“現實的孩子”,他不好的狀態(tài)是不被接納和認可的,這等于把他們扔進了自責和焦慮里,他就很難學會如何處理自己的狀態(tài),他們不知道去覺察自己的內心,去尋找問題出在了哪里,更不用提去尋求幫助了。

讓“缺乏行動力的自己”說話

在每個自責的人的心里,要求性的自己的聲音蓋過了一切,那些“你應該是什么樣子”“你現在應該做什么”的指責聲壓過了一切。所以,你必須首先嘗試不過度關注這些聲音,要讓那個缺乏行動力的自己說話,聽聽他為什么喪失了行動力。以我為例,比如我最近懶得寫文章,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

情感枯竭、激情消失,找不到感覺了;

覺得別人寫得好,對自己的水平不滿;

日復一日,越寫越重復,玩膩了;

最近太忙了,單純就是累了。

我們缺乏行動力,往往是因為在行動面前有很多的障礙和情緒沒有被清掃和處理,但是我們并不自知,我們可能滑入到另一種無效的處理模式里,這就跟“廚房下水道堵了,你卻不停責怪抽油煙機”的道理一樣。

所以,這絕不僅僅是不自律的問題。面對你真實自我的聲音,你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背后是對自身感受和意志的忽視

看到這里,或許你已經明白了如何才能走出拖延癥:

1.看到自己的意志和感受

拖延癥的本質是反抗自己對自己控制性的強迫性的要求,是想要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而不是被強大的超我所控制,去為別人的意志努力。所以在一個拖延的背后,有長久的對我們自身感受、意志的忽視,要真的看到這一塊,去重視尊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要求,拿回我們真正人生的決定權,才能從根本動力上解決拖延的問題。

2.當我做不到的時候,我需要更加支持接納自己

在拖延癥來訪者身上會看到,當他們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完不成目標時,對自己是無法接納的,一遍遍攻擊、數落自己,從來不曾試圖去理解自己。

這其實就是在重復早年他們跟父母的關系模式:父母只對你提要求,達不到要求的時候他們就會攻擊你,認為你不好,讓你充滿內疚和自責。他們從沒有試圖去理解你,一起幫助你去了解做不到背后的原因,一起去克服問題。他們從來沒有給過自己支持和接納的力量,抱持自己做不到的一面,耐心去尋找原因、解決問題。

所以,拖延意味著我們需要去改變我們自己跟自己的關系模式:當我做不到的時候,我需要更加支持接納自己,我需要更多的愛和關懷,需要幫助,需要一個托底。

3.要正視自己“不夠上進”的一面

有拖延癥的人一般都非常上進,他們經常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很滿,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把很多事都分為正經事和不正經的事,都很害怕自己“墮落”的一面,不能不干正經事。

實際上,人性既有上進的部分,也有貪玩的部分,如果父母只允許上進的部分,而正常的貪玩的部分被視為不好的,我們就會對自己貪玩的這部分充滿內疚感,覺得自己在墮落。

但是我們其實又需要不夠上進的這部分,于是只能通過拖延這種被動的方式去實現。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意識層面不允許自己休息,那么潛意識就只好通過其他途徑命令我們休息。

本質上,沒有人的生命力是萎縮的、頹廢的或是抑郁的,只是如果我們總是識別不出我們展現生命力的獨有方式,識別不出自己的需求、渴望,那么我們可能就只能用一種歪曲或者傷害的方式偷偷地展現了。

學會玩出樂趣和高度

在有些人眼里,只有上進學習、干活才是正經事,一切玩的本能的事情都成了不正經的事。

我們確實要去完成很多重要的事情,但首先要與這些事建立聯結和興趣,這種聯結需要的是本能的力量,而不是自律等理性的力量。也就是說,你只有真正熱愛一件事,玩進去、鉆研進去,做起事來才能真正不費力氣。

有所成就的人做事從來不是靠強逼自己來實現的,而是發(fā)自內心喜歡他們在做的事。他們靠本能做事,他們“玩”進去了,所以潛力無限。

玩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天賦,是我們人類自帶的學習能力,在這一點上,我們實在應該回歸到一個孩子的天性上。在拖延癥的來訪者身上,大概從小就沒被允許痛快地玩夠,不被允許玩,以至于他們竟然把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當成“墮落的事情”。

所以,克服拖延癥的終極妙招就在于“舉重若輕”:學會玩,玩出樂趣,玩出高度,玩出自我,玩出深情,玩出成功。

文/李國翠(資深心理咨詢師,曾出版心理學領域著作)

來源:北京青年報

值班編審:馬燕    審核:莫娟   責任編輯:單娟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值班編審:馬燕
審  核:莫娟
責任編輯:單娟
標簽 >> 健康教育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