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2-24 15:43昭通新聞網訊(通訊員?羅曉梅)我們的扶貧工作隊長叫李光燈,來自昭通中華職教社,是一名副處級領導干部。
工作務實的隊長
李光燈隊長自2016年1月來到水富縣太平鎮(zhèn)太平村后,通過三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太平25個村民小組的山山水水、家家戶戶,對全村人文環(huán)境、資源稟賦、貧困程度、致貧原因了然于胸,對26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情況如數家珍,不管白天夜晚走村串訪不帶一名鄉(xiāng)村干部,親力親為幫助困難群眾建房、種樹、插秧、收割、就學、就業(yè)成工作常態(tài),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群眾親切的稱呼為李隊長。
心系群眾的隊長
太平村11組一戶特殊家庭胡代銀,其父母年近80喪勞,母親帕金森綜合癥,妻子患有精神病,兒子腦癱,女兒尚幼,李隊長了解這一情況后,多次深入其家?guī)椭鉀Q問題,協調修建住房、為胡代銀在衛(wèi)生院謀了一份保潔職業(yè)、其余5人協調解決農村低保,發(fā)展油桃300余棵。
17組劉永貴因下肢殘疾無法做重體力勞動,其妻因子女尚幼只能照顧家庭,不能外出工作,李隊長與劉永貴商量后,建議劉永貴學習維修手機,李隊長立即與掛鉤單位干部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維修手機培訓費3000元,落實培訓師傅。
21組陳忠平一子女陳銘揚2008年出生,落戶成1998年出生,陳忠平跑了三、四年都沒有解決,李隊長與市戶籍大隊聯系,不到半月修正了年齡。
19組杜康明因建房與鄰居發(fā)生土地糾紛,杜康明一個電話,在水富縣城開會的李隊長接到電話,散會后立即奔赴杜康明家中進行協調處理。
7組楊孝兵是個身殘志不殘的年輕人,是我村養(yǎng)殖大戶,帶領當地群眾發(fā)展養(yǎng)雞致富,李隊長看到楊孝兵資金周轉有困難,立即協調市殘聯解決5萬元周轉資金。
為楊成美辦理身份證、為李興懷發(fā)展養(yǎng)雞、為劉琳上學協調學費住宿費、為杜增祥解決資助......協調派出主管單位、上級有關部門爭取資金項目,為太平村脫貧出列、增收致富、經濟社會發(fā)展出謀劃策、謀篇布局。李隊長經常這樣說,幫助一人、解決一戶,一月解決一戶、一年解決12戶,這樣算下來,深度貧困的群眾要不了兩年就解決完了,也要求我們這樣做,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
敢于較真的隊長
我們的工作隊長是一名較真的隊長,在精準識別摸底調查工作中,白天與全體隊員一起開展摸底調查工作,晚上召開會議研究當天存在的問題,做到當天問題不過夜。記得某次上級派到我村指導精準識別的同志來我村指導,李隊長虛心向其請教,但該同志左一句原則上要怎么樣、右一句原則上要怎么樣,李隊長氣不打一出來說道,你是來指導的,講原則問題會上領導也講了、文件上也要求了,你來到基層一線,像我們遇到這些問題,你就應該指導該怎么處理,不能光講原則,要講方法,把這位上級派來的同志說得滿臉通紅,我們嚇得大氣也不敢出。有戶人家反映說其兒子在浙江杭州打工,每月工資1200元,李隊長更是要求調查人打電話去其兒子公司問其工資收入。有戶人家說玉米只有800來斤、只養(yǎng)3頭豬,李隊長就親自上樓查驗,結果玉米估計有8000來斤,圈舍大大小小共11頭,遇到隊員表冊模糊不認真,李隊長叫其重新調查核實。
嚴肅認真的隊長
李隊長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常在他嘴邊的一句話,他怎么做、就叫我們怎么做,向他學習,要求所有工作隊員、村兩委干部向他看齊,每天要求簽到簽退、撰寫工作日志,當日事、當日畢。
記得有次邀請掛鉤單位分管領導及全體隊員到村上開會,有兩個單位分管領導和1名隊員未到會,李隊長親自打電話問其單位主要領導,要求說明未到會原因并寫出書面檢查,并要求單位主要領導找其約談。在民主生活會上,李隊長對其他黨員一針見血的提出了批評,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做了透徹的分析。
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李隊長日復一日、一如既往,時常念叨著困難群眾的衣食住行、思考著全村的經濟社會發(fā)展,不管是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檔案資料、系統(tǒng)維護,上縣城、跑網吧,親力親為,事必躬親,是我們學習的標桿、榜樣。
李隊長以身作則、模范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帶頭做好各項工作,他的駐村日記記了滿滿的五大本,每月駐村時間從未低于20天,記得有次摸底調查期間3個月沒有回家,他家養(yǎng)的花都干死了,有次他老母親因病住院,他回去辦完住院手續(xù),請了一名保姆在醫(yī)院照料,時常聽到他年僅5歲的女兒晚上打電話哭著說,爸爸,都好久沒有看到你了,快些回來帶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