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4-27 21:07昭通新聞網(wǎng)訊(實習記者 李夢菲)“我都不知道這些年我是怎么熬過來的。”看著還在一旁蹦蹦跳跳的女兒陳雨,楊成美紅了眼眶,堅強的她說起女兒的病情始終充滿著希望,她覺得,女兒的求醫(yī)之路一直有好人相助,女兒一定會恢復健康的。
小陳雨在兩歲的時候查出患有皮肌炎,那時候,家在樂居鄉(xiāng)上街村7社的楊成美和丈夫帶著孩子在浙江紹興打工。突然有一天,孩子面部紅腫,關節(jié)處過敏,楊成美帶著女兒去醫(yī)院檢查了多次,醫(yī)生都只是說孩子過敏,藥開了一堆,一點用也沒有。直到有一天,鄰居提醒楊成美說,孩子看著臉色發(fā)紫,不太像是普通過敏,楊成美才急著帶孩子去到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就診,就是這次就醫(yī),孩子被確診為皮肌炎。那時候的小陳雨已經四肢乏力,連日常的翻身、上樓都無法做到。
小陳雨開始了漫長的求醫(yī)之路,她的病情只能靠吃激素治療,這一吃,就是六年。和很多吃了激素的患者不同,小陳雨因為吸收不好,整個人還是黑黑瘦瘦的。那時候,楊成美和丈夫就靠打著零工一起為女兒治病。
在楊成美以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時候,丈夫突然檢查出患有尿毒癥,這個在風雨中搖搖晃晃的家就只能靠她來支撐了,那時候女兒和丈夫的醫(yī)療費,在家上小學的兒子的生活費,都只能靠她。后來丈夫看著楊成美每天為錢奔波、苦惱,主動放棄了自己的生命,拒絕再去做透析,他覺著,自己的病看不到希望了,女兒還小,還能治,錢就留給女兒看病吧,14年年底,楊成美的丈夫離開了人世。
就這樣,生活的重擔扛在了楊成美的身上,大兒子的生活費,小女兒的醫(yī)療費,這些只靠耕種是遠遠不夠的,但好在一雙兒女非常聽話,從來不主動要求買什么東西,楊成美有些愧疚;“這些年,替這孩子看病,該借的都借了,家里的積蓄也花光了,以前她喜歡看《爸爸去哪兒》,現(xiàn)在為了省一點錢,家里電視也沒有,有時候想想,真的對不起他們兄妹兩個。”
小陳雨依偎在母親旁邊,時不時劇烈的咳嗽讓楊成美擔憂不已,楊成美告訴記者,她們今天晚上的火車去杭州,孩子咳嗽了很久了,一直看不好,希望去杭州能有一個結果。
說起以后,楊成美又充滿了希望,她覺得,這一路,她們遇到了很多好心人,孩子能走到今天,靠的都是好心人。這些年看病,花了將近20多萬,家里的錢早用光了,還欠了不少外債,現(xiàn)在的救命錢,都是好心人通過各種慈善組織向他們捐贈的。
得知可以得到中國人壽慈善基金的幫助后,楊成美很高興,這意味著,孩子的生命又得到了延續(xù),離希望又更近了一步,她說:“這一路我遇到了太多的好心人,這次能得到中國人壽慈善基金的幫助我也是充滿感恩,希望孩子不要辜負這些好心人的好意,快點好起來,我們一家人健健康康的在一起,好好過日子,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回報這些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