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6-14 16:14(通訊員 文慧 )
“羅同志,你們又來了哇?快坐,快坐......”
“嬢嬢,最近身體啷個樣?你的心口痛好些沒有呢?今天村上搞義診活動你去檢查沒有呢?今年家頭種了好多莊稼?發(fā)的桃子樹領到好多?栽活沒有?你的家庭醫(yī)生是哪個?經常來看你沒有?娃娃讀書學費減免了的噻?......”
近日,水富縣委老干部局借“大走訪大調研”東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深入太平鎮(zhèn)鹽井村掛鉤幫扶貧困戶家中,一戶一戶走訪了解家中務工、種植、養(yǎng)殖、身體健康等詳細情況,調研2018年產業(yè)發(fā)展落實進度,跟蹤推動產業(yè)發(fā)展,助力精準扶貧。
“你是張國均家的女噶,回來了哇?我們來了好多回了,都沒咋看到你,你一回來,你看你爹媽他們好高興哦!一家人都勤快得很,你看灶頭也新砌起了,屋頭瓷磚也貼起了,日子越過越紅火了賽!”
一步一步訪民情,一字一句話民意,用心貼心心連心,大家一起促脫貧。“家頭發(fā)的桃子苗和柿子苗,要好好地管理噶,開展培訓要認真學習,該疏果要疏果,該鏟草要鏟草,該施肥要施肥,水果咋個嘛比種苞谷管錢噻!你看最近豬又那么便宜滴......”根據(jù)每戶家庭的實際情況,積極幫助貧困戶制定脫貧計劃和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力所能及地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
縣委老干部局的同志自開展工作以來,始終將困難群眾當成自家親人,始終將群眾難題當成頭等大事,始終將群眾心愿當成奮斗目標。沒有特殊情況,都是全員出動;沒有特別安排,都是家家必到。對待“親人”,隨時走動是常態(tài),電話溝通成習慣,慰問關懷職責所在。“感謝國家的好政策,感謝你們隨時的關心,看你們經常跑,腳桿兒都跑瘦了,每次來,水都沒喝一口。不是你們扶到,幫我們想辦法把房子整起來,以前我們那個爛房子你們也曉得的,不怕你們笑話,一落雨,水都要落到鍋頭,家頭連個下腳的地方都沒得,硬是造孽啊!房子都沒得,說其他那些都是空的,現(xiàn)在嘛,我們兩個還動得,勤快點,種點果樹,慢慢慢慢包包頭還是能鼓起來的!”鹽井村9組李文富一家人感激地說到。
2018年以來,水富縣委老干部局共集體入戶16次,及時走訪了解相關情況,關注產業(yè)發(fā)展,用心用情用力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