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安晚報
2018-06-20 15:13《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節(jié)氣。夏至過后,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從氣象資料來看,我國許多地方的歷史氣溫極值大都出現(xiàn)在夏至以后。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中國天文學(xué)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xué)會理事史志成說,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十個節(jié)氣,每年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jié)束。夏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黑夜則最短),而且越往北白晝越長、黑夜越短,直到北極圈以內(nèi),白晝成為24小時。
“冬至餃子夏至面”。自古以來,夏至吃面是我國很多地區(qū)的重要習(xí)俗。清朝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jì)勝》中記載:“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
夏至后,炎熱的三伏天即將來臨。人們從夏至開始調(diào)整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作“入伏面”。夏至這天我國很多地方都要吃面條,北方人吃打鹵面和炸醬面,其中,陜西人喜歡吃涼面、漿水面。南方人吃的面條品種就比較多了,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
夏至前后是麥子豐收、新面粉上市的時候。過去,人們在夏至日吃面,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條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
小編提醒各位朋友,不要忘了明天吃碗面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