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6-27 09:39清明假期,四月未央,夏日初至,春色漸深。得一日余閑,便前往大關黃連河生態(tài)園,來一次“微旅游”。
黃連河生態(tài)園地處大關縣城南端的白沙嶺山腳,南靠縣域最高點的白沙嶺,北臨翠屏山麓承載著幾個村落的一片緩坡,往東是黃連河瀑布群景區(qū),向西是大關名景“云蝠積雪”的云蝠山。
黃連河生態(tài)園下臨與關河并行的213國道,上連通往黃連河瀑布群景區(qū)的雙馬公路,交通十分便捷。站在園門入口的小橋上仰視環(huán)望,但見白沙嶺拔地而起,翠屏山逶迤而來,云蝠山青峰排闥,一條蜿蜒回環(huán)的溪流把生態(tài)園圈在懷中,確實是一處幽深靜美的絕佳之地。
進入生態(tài)園,首先入眼的,并不是小橋?qū)γ婺谴惫派畔恪⒕聞e趣的木樓,而是右下方那一池藍汪汪的水。那是一個藍色內(nèi)里的泳池,清澈透明的水盈滿池子,在陽光照射下如同一顆碩大的露珠,光熠熠明晃晃、藍瑩瑩亮汪汪的,異常醒目。有風拂過,一池藍碧隨風涌動,盈盈脈脈充滿誘惑。泳池西南方略遠的山上,一條聲勢浩大的瀑布從山頂?shù)幕砜诳駷a而下,那接連夯砸下來的水團水塊,讓人望之即覺涼意浸身。
進入園內(nèi),有幾排木質(zhì)簡易涼亭搭建于溪流堤岸,供游客小坐休憩、納涼觀景。再往里,有順著堤岸回環(huán)曲弧的步道,路面為磚塊壘就,寬約兩米。溪水乃是黃連河瀑布群的泉流匯集而來,流量不大,但清透澄明。溪壑里凌亂堆砌的石頭大小不等,卻如水底的卵石般缺少棱角而圓潤光潔。在石頭擁堵輾軋之下,水流只好像擠在羅漢群中的少女,嬌嬌羞羞躲躲閃閃,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繞行。有的地段甚至不見了水流蹤影,只有那潺潺涓涓的流響,證實著流淌的存在。堤岸邊上的柳樹多是老樹新植,被腰斬的主干粗而不高,新發(fā)的柳枝卻十分繁茂。柔順的柳條,或是成排成堆向下垂,織成道道碧綠的裙擺;或是開枝散葉往高擎,撐起面面翠綠的旗幟。輕盈細微的柳絮,無風自飛有風亂飛,左左右右上上下下舞亂了低空。
沿著步道繞過籃球場,便進入樹木花草繁茂區(qū)域。各種大樹小樹五顏六色,紫色、紅色、金色,鵝黃、淡綠、暗紅,繁多的是翠黛、碧綠,醒目的是嫩黃、鮮紅。花開正艷或花期已過的樹,高低有致、疏密得當,明暗和諧、濃淡適宜。各種色彩相互映襯、相互烘托,更見光亮質(zhì)感、鮮活精神。那肆意舒展的綠葉,鮮亮而不荼蘼;那盡情芬芳的紅花,凝盈而不濃艷。花葉嬌柔柔粉嫩嫩、清亮亮毛茸茸,陽光暖照之下更見明澈潔凈、不染纖塵。沿曲徑穿行于清亮明麗的花樹間,有風如流水般溫婉流淌,帶動蓬勃鮮活的枝丫花葉,在春光里溫情脈脈地搖曳。凝眸幽葩細萼、明艷可人的花葉,細品暗香浮動、繁囂沉淀的靜謐,便有入肺浸腑的暖意盈滿情懷、穿腸透骨的憐愛起自心底,精神為之振奮、眉眼為之鮮亮,整個人便有了潔凈如蓮的明透、輕淡如風的超脫。
步道盡頭,是引山泉灌注的兩個水池,一上一下階梯狀分布。池內(nèi)有巨石露頂于水,是為假山。池邊有一大二小三座亭子,上亭較大,為雙層頂六角亭,下二亭小些,是假雙頂四角亭。漫步池邊,看春水嫵媚了花樹的青枝綠葉、青枝綠葉暈染了春水的澄澈明透,有陽光暖暖、鳥啼聲聲,有柳色青青、波光粼粼,更有泉響若禪語、風聲似梵音。小坐亭中,以不驚不擾的內(nèi)心、無塵無念的空靈,感悟時光的輕柔、歲月的靜好,內(nèi)心便越發(fā)淡然豁達起來。市井巷陌的熙熙攘攘、名利場所的紛紛擾擾,不敢說已渾然忘卻,但至少波瀾不驚。
繞過水池往里迂回,便見一塊五六米高的巖石,脫離了巖體,突兀而沉寂地矗立在草坪中。巖石上覆蓋著巖蘚青苔,爬滿了草莖野藤,寂然卓立的身姿透露著見慣風雨的滄桑。靜默如斯的巖石,看過了多少湮沒流年的清歡、藏進歲月的鮮花?消散了多少刻骨銘心的印記、盲目堅守的執(zhí)念?見證了多少敗給時光的生命、輸給塵世的情感?
生態(tài)園深處的白沙嶺山麓,樺樹、杉樹早已成林,樺樹葉翠綠色,呈柔弱嬌嫩之態(tài);杉樹葉青黛色,有老成持重之感。林邊偶有黑桃、香椿等雜樹相間,構(gòu)成野趣天然、和諧唯美的畫面。暖暖的陽光,興奮了不知名的小鳥,那輕捷嬌巧的身子,帶著婉轉(zhuǎn)的啼鳴,帶著花樹的粉艷,在巖壁間飛翔,在枝頭上跳躍。蜜蜂、蝴蝶紛紛活絡起來,在花間來回舞動,不知疲倦地采擷花蜜和愛情。傍花隨柳進入茂林深處,滿園葳蕤蓬勃、春韻渲染,滿眼清朗明凈、花葉璀璨。于滿園葳蕤中,以花樹為鄰,以啼鳥為伴,看花樹染斑斕、紅紫競芳菲。掬一捧甘甜的山泉,消解口舌的干涸;捋一縷清涼的微風,驅(qū)散滿身的疲憊;捻一米陽光,暖透心底的寒涼;披一身醉人的清香,隔離喧囂的紅塵。吟一首音韻欸乃的清詞,唱幾句平和舒緩的老歌,便有了羽化登仙的飄然。
林木深處翹檐筒瓦的涼亭上,瓦當和滴水瓦吸引了我的目光。瓦當作為遮擋筒瓦前端的建筑附件,蔽護作用是必然的。因其圖案優(yōu)美,更具裝飾美化的功能。那鐫刻有各種紋案的片片瓦當,是件件精致的藝術(shù)品。滴水瓦也稱“滴水”,同樣繪有精美的圖案,即可防止檐水倒流進來,也是上佳飾品。瓦當和“滴水”,是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shù)遺產(chǎn)。涼亭小坐,被瓦當和“滴水”環(huán)圍,便有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數(shù)千年往事蒙太奇般掠過腦際,王侯將相、大儒名宿走馬燈般浮現(xiàn),斑斕紛亂的畫卷一閃而過,彈指間風煙散盡塵埃落定。最終記住的,卻只有朱敦儒那首《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xiàn)在。”
置身生態(tài)園回望翠屏山麓,但見煙絡橫林、光媚青峰,春山逶迤、陌上花開,柳絮初飛、櫻桃漸紅,鶯啼山野、燕繞房檐。山花發(fā)而幽香滿、林木秀而繁陰濃,那植滿山野的柳樹、楊樹、香椿、香樟、樺樹、櫻樹,暈染出絢麗繽紛的彩帶,穿林而過的雙馬公路盤曲回環(huán),勾勒出斑斕唯美的畫卷。在司馬遷眼里,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在我看來,樹不必嘉木,要之綻綠;花不必名卉,要之吐芳。普通的林木山花,一樣能渲染出人間最美的四月天!
黃連河畔賞景、生態(tài)園中閑游,既是忙里偷閑的小憩,也是參悟自我的洗禮。于凡俗紅塵之外,青山綠水之間,看清風拂樹、以花露入茶,享時光靜好、讓歲月凝香,看云的飄逸樹的清麗,聽泉的潺湲風的低語,品茶的清香水的甘冽。以鳥鳴為音,借清風為韻,讓情感瘦身,為靈魂擺渡,任心花燦爛,便能拋開浸透迷離的過往,在俗世紅塵的圍堵中,活出詩的唯美、純粹和優(yōu)雅,活出花的明媚、妖嬈和芬芳。
作者:宋廷波,彝族,云南大關人,現(xiàn)供職于昭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