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07-04 16:53◆李 潤
說起洋芋,對于昭通人來說,應該沒有幾個人不喜歡吃。在我的記憶里,我的生活始終有洋芋相伴,只要有洋芋,我可以不吃米飯,只要有洋芋做菜,就算沒有肉我也覺得飯菜很美味,吃完很滿足。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由于家里經(jīng)濟不寬裕,兩個弟弟和我每天的早點都是洋芋,有時候起晚了,連洋芋都來不及吃就去上學。學校離家很遠,要走一個小時的路程,有時候放學感覺頭都餓暈了,當時心想要是有個洋芋吃該多好。等回到家狼吞虎咽吃完飯就會情不自禁地丟兩個洋芋在火塘里燒著,因為沒吃洋芋總感覺還缺點什么。母親總會說,怎么才吃過飯又要吃洋芋,我總是傻呵呵地笑起來,然后望著她說:“媽你都沒給我錢買早點,同學們在學校買炸洋芋吃我太饞了,一塊洋芋要一角錢,炸到金黃在蘸水里滾一下可好吃了。”有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她的父母是老師,她每天都在學校買早點吃,有時候吃洋芋做的油糕餌塊,有時買學校的油炸洋芋吃,她看我饞的時候會買一塊給我,至今我還記得她的名字,她比我小一歲,前幾年遇到她,她長胖了很多,現(xiàn)在我們失去聯(lián)系了。
2007年7月我去大連上大學。學校的食堂很糟糕,飯菜也不好吃,嚴格說是我吃不慣那里的口味,最主要的是食堂很少會用洋芋做菜。我這個人只要三天不吃洋芋就感覺很難受,更何況一個星期沒吃到洋芋。記得剛開學的那兩個星期我們一直在海邊軍訓,我太餓了。有一天軍訓結(jié)束后我悄悄地去街上看有沒有賣洋芋的,但是都找不到。一次我喜出望外錯把路邊的燒紅薯當成洋芋,走近一看才知道是我看錯了。為了能吃到洋芋我會去蘭州人開的面館,他們有土豆牛肉炒飯,味道不錯,但是有點貴要10元一碗。我當時的生活費是每個月400元,照這樣吃我根本不夠用,所以我每天只能去吃一頓土豆牛肉飯,晚上我就隨便吃點泡面,大連的泡面也不好吃,我是回族,所以幾乎買不到清真字樣的泡面。有一次上街我看到路邊買菜的地方有生洋芋賣,要一塊五角錢一斤,我買幾斤去宿舍偷偷用燒水器煮著吃,結(jié)果被宿管阿姨發(fā)現(xiàn)沒收了我的洋芋和燒水器。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于到了國慶節(jié),同學們都要回家,因為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遼寧和內(nèi)蒙古的,只有一個老鄉(xiāng)和我是云南人。看著同學們都回家,我也想回家,有時候因為想家,想吃洋芋,我甚至有退學的念頭,恰巧那段時間,我暗戀已久的男生他在北京有了女朋友,于是我覺得在大連上學似乎沒什么意義了,千里迢迢去那里上學,見不到父母,還吃不到我喜愛的洋芋,又費錢,想來想去,我索性買了一張火車票回家來。回到家以后我跟母親說我想復讀,我再也不走出云南上學了,沒有洋芋我會瘋的。
為了節(jié)省父母的錢,我決定在家復習重新參加高考,可惜由于考試的頭一天晚上我失眠,導致語文與第一次高考相比少考了20多分。高考成績出來后只能讀個專科學校。我也不好意思再拖累父母了。于是我就去昆明上了一個學期的中專然后就去找工作,后來進了一家通信企業(yè),我一邊工作,一邊自考云南大學新聞學專業(yè),三年后拿到文憑我立馬回到昭通找工作。現(xiàn)在工作還算穩(wěn)定,有了美滿的家庭,最主要的是每天都可以吃到洋芋。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孩子們也愛吃洋芋,我會做各種洋芋給他們吃。
回想近20年,我的人生因洋芋而曲折,也因洋芋而精彩,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像洋芋一樣平淡而不乏味,一直幸福地走下去。
(作者供職于昭陽區(qū)公安分局交警一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