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8-07-05 14:43近年來,隨著渝昆高速貫通、重慶至云南昭通航線開通,重慶與昭通兩地之間的交流不斷深化,昭通的大山、大水、大峽谷、大文化也吸引了眾多重慶市民,而年內開工建設的渝昆高鐵,也必將為兩地交流與合作開啟新篇章。
?自古交通要塞 云南向北開放高地
昭通歷史上是云南通向四川、貴州兩地的重要門戶。作為金沙江匯入長江前的最后一站,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鎖鑰南滇”、“云南北大門”之稱,是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tài)安全屏障,也是云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門戶。
?近年來,昭通著力打造金沙江黃金水運通道,構建“一線四港九碼頭”水運網,發(fā)揮金沙江黃金水運優(yōu)勢。據介紹,到2020年,金沙江通航里程將達570公里以上,船舶總運力100萬噸,港口貨物吞吐能力達到3000萬噸/年,其中,“萬里長江第一港”——水富港將作為云南省最大的內陸港口和公、鐵、水無縫對接的重要樞紐。
向家壩水電站。記者 劉柳 攝
同樣位于昭通市水富縣的世界第五大、中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年平均發(fā)電量307.47億千瓦時,單機容量世界第一達80萬千瓦,2015年全面建成后與溪洛渡水電站聯合運行,不僅是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骨干電源點;還將長江下游沿岸的宜賓、瀘州、重慶等城市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100年一遇;而且極大地改善金沙江宜賓段以上105公里航道條件;同時兼具灌溉功能,可覆蓋四川所屬的宜賓、瀘州等近20個縣市,灌溉面積達530萬余畝。
歷史悠久 云南文化“三大發(fā)源地”之一
?昭通是中原文化進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云南文化“三大發(fā)源地”之一。1982年出土的距今五萬年前的早期智人——昭通人的牙齒化石,說明了在五萬年前便有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唐代詩人李商隱《錦瑟》詩中有“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的佳句……
昭通市博物館展出的文物。記者 劉柳 攝
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為昭通留下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古跡,現存的漢代孟孝琚碑、晉代霍承嗣壁畫墓享譽海內外,唐朝袁滋摩崖石刻被復制陳列于中國歷史博物館長期展出,豆沙關外、朱提江畔懸崖峭壁上的懸棺仍然是未解的千古之謎。
據介紹,昭通市博物館現館藏文物500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1件(套),二級文物10件(套),三級文物258件(套),一般文物近300件(套),另有藏品2000多件(套)。博物館為觀眾精心推出了《遠古足音?悠久歷史》、《革命老區(qū)?紅色記憶》、《民國昭通?喋血抗戰(zhàn)》、《團結家園?民族風姿》和《文光溢彩?人才輩出》共5個展廳,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出昭通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
?旅游資源豐富 夏季平均氣溫不到20度
昭通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僅有11.8度。昭通4月上旬進入春季,到11月上旬秋季結束,這段期間氣溫并未達到氣候學統(tǒng)計標準的夏季,就算最熱的7月,昭通平均氣溫也不到20度,所以算是個“秋城”。
每年的夏天,總有成千上萬避暑人群涌入昭通,而距昭通城區(qū)大約1小時車程的大山包自然保護區(qū)則成為了不少人心中最向往的“遠方”。海拔約3000—3200米的大山包自然保護區(qū)不僅有廣闊的高原草海,還有被譽為地球之腎的高山濕地,每年8月初至10月初,游客還能在這里邂逅從西伯利亞飛來的國際瀕危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大山包自然保護區(qū)也是翼裝飛行亞洲唯一訓練基地,許多世界級翼裝飛行運動員都在這里訓練。預計明年后,大山包部分區(qū)域,將陸續(xù)對游客開放。
大山包美景。記者 劉柳 攝
?而作為昭通唯一的4A級景區(qū),西部大峽谷同樣也是網友扎堆的打卡地,與四川宜賓隔著金沙江相望,這里有亞洲最大的露天溫泉,水溫高達82度,經專家鑒定為高熱優(yōu)質醫(yī)療溫泉。在西部大峽谷奇石城,說不定還能淘到心儀的金沙奇石。
不僅如此,素有“瀑布之鄉(xiāng)”美譽的大關縣黃連河風景區(qū),其方圓5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大小瀑布47條,是罕見的瀑布群奇觀。據介紹,該縣主要旅游資源點有137處,其中自然旅游資源就有100處。
生態(tài)農特產品 優(yōu)質高產口碑好
據悉,目前以蘋果、馬鈴薯、天麻、花椒等為代表的種植業(yè)和以肉牛、生豬為代表的畜牧業(yè),占了昭通農業(yè)總產值的90.4%。
提及昭通,大家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昭通蘋果,昭通有著近80年的蘋果種植歷史,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優(yōu)質蘋果基地,又被成為“蘋果之城”。昭通蘋果擁有成熟早、口感脆、甜度好、富含硒等特色,2017年昭通蘋果再度榮獲“全國百強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稱號。
?除了昭通蘋果,高山馬鈴薯也是昭通一大特色。到了昭通,熱情好客的昭通人一定會讓你嘗嘗最純天然的用“牛糞”烤著吃的馬鈴薯。馬鈴薯產業(yè)是昭通市委、市政府重點培植打造的6大主導產業(yè)之一,2017年昭通市糧食播種面積811.43萬畝,其中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85萬畝、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的35%。今年7月8日至10日,2018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也將在昭通舉行。
成片的昭通馬鈴薯。昭通市委宣傳部供圖 華龍網發(fā)
? 昭通的天麻、花椒都是公認的全國優(yōu)質的農產品。據了解,2017年昭通天麻種植面積達8.05萬畝,產量達2.4萬噸,產值達19.2億元。2017年,昭通市花椒種植面積達120萬畝,投產面積72萬畝,產干花椒2.94萬噸,產值25億元。昭通市大關縣茶葉農業(yè)產值達1.5億元以上,帶動4500戶15000人脫貧致富。
?來源: 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