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12-25 12:13(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明貴)自去年以來,彝良縣廣泛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暨“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自強不息、誠實守信、脫貧光榮”的思想觀念和感恩意識,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黨的感恩之心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自覺意愿和行動,充分激發(fā)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齊心協(xi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彝良縣把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細化分解落實到相應的責任部門、責任人,全縣各級各部門圍繞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扶貧典型宣傳、主題黨課、解放思想大討論等內容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在彝良新聞網(wǎng)、彝良電視臺、微彝良等媒體開設“自強、誠信、感恩”專欄,講好扶貧故事、曝光反面典型,截至目前,全縣共開設專欄75期,印發(fā)扶貧政策讀物3萬余本,報道先進典型人物30余人,工作典型事跡報道120余條。在羅炳輝將軍紀念館廣場打造了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在漁湖大道結合法治宣傳打造了一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法治宣傳為一體的文化長廊,在交通要道兩旁、村寨入口、村寨公共活動場所、農家房前屋后刷寫、張貼宣傳標語3500多條,制作發(fā)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畫報600余份。
同時,縣級領導率先垂范,深入掛包鄉(xiāng)(鎮(zhèn))和貧困村寨開展宣講,全縣各級各部門領導分別到基層,同群眾開展面對面、互動式的宣講,針對不同群體、不同類別,突出不同重點,深入淺出地把黨的十九大精神、黨的強農惠農政策等內容講清楚、講明白。由縣委宣傳部牽頭,會同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成立縣委宣講團,組建了一支50人的“講習”骨干隊伍,各鄉(xiāng)(鎮(zhèn))也組建了宣講團,分赴各村(社區(qū))、學校、企業(yè)、廠礦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及強農惠農政策,確保村(社區(qū))宣講全覆蓋。全縣315個講習所緊密結合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民生政策、新產(chǎn)業(yè)新技術新理念培訓、勞動者素質提升等,通過“講”和“習”等方式,在全縣貧困鄉(xiāng)(鎮(zhèn))和群眾中深入開展宣講。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自強、誠信、感恩”宣講活動500余場次,覆蓋所有黨員和建檔立卡貧困戶。
彝良通過開展“文明新風進鄉(xiāng)村”活動,針對農村存在的賭博、鋪張浪費、迷信、大操大辦、污染等突出問題,各鄉(xiāng)(鎮(zhèn))、村、組結合實際,制定管用、能用、實用的村規(guī)民約,同時利用光榮榜、曝光臺來表揚和約束廣大村民的言行舉止,利用大喇叭每天定時向群眾播出黨的惠民政策、農村實用技術、身邊好人好事,利用文化墻宣傳政策法規(gu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截至目前,全縣15個鄉(xiāng)(鎮(zhèn))139個行政村中有65個行政村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共設立光榮榜13個,上榜36人次;曝光臺13個,曝光人數(shù)13人,并打造了文化墻70塊。結合學校德育教學,突出青少年宣傳教育這個重點,深入開展“自強、誠信、感恩”進校園活動,通過“小手拉大手”、主題班會、校會等形式,使他們對黨和國家給予的教育扶貧政策和貧困補助心存感恩,特別激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在困境下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成績回饋社會。目前,全縣共舉辦“小手拉大手”活動12場次,參與人數(shù)12000余人。同時,在全縣大力推進“勤、孝、儉、誠、禮、助”新民風建設,大力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厚植發(fā)展軟實力。
昭通新聞網(wǎng)文稿校對:白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