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微信公眾號
2019-05-15 09:22有人曾問:“學生基礎這么差,怎能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
王聰強老師說:“‘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雖然我不能選擇教什么樣的學生,但是我可以選擇教給他們什么。擦亮慧眼識珠玉,為之有道,教之有術,就能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
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老師要保持溫度,溫度在于關懷,在于鼓勵。
一、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這段時間很多學生心理壓力很大,老師僅僅通過課堂觀察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還要通過學生的答題狀況,學生的交友變化,學生的家長反饋,學生的網(wǎng)絡動態(tài),甚至是學生中的“線人”來把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帶他們?nèi)バ@的某個亭落坐下來聊聊家常,聽聽花開的聲音,呼吸新鮮的空氣,引導他們平和心態(tài),樂觀豁達。
二、引導學生勇于表達。
學生只是聽眾的課堂毫無創(chuàng)造力,老師要扮演好主持人,拋磚引玉,給學生表演的舞臺,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學科思維。有的同學在高考沖刺階段,很多知識表述仍然會錯,如果他想說,就要鼓勵他表達,學生能說才會寫,哪怕他是故意說錯,也要允許他在課堂上開“黃腔”。但老師一定要及時糾正他表述不當之處,“稱贊”學生思維活躍,引導學生用理性的思維去分析,并提醒學生高考中不要出現(xiàn)這樣的失誤,否則高考會“死得很難看”。
三、鼓勵學生樂于提問。
最后這個階段,考綱要求的考點老師都已全部梳理到位,但切忌就此認為學生不懂只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如果老師說“這么簡單的內(nèi)容我都講了好幾遍了,還好意思問?”一顆進取的熱心就被一盆冰涼的冷水澆滅了。不管是多簡單的題目,老師都要給學生積極的回應,幫助學生分析為什么不會的原因:審題不清楚?考點不明確?技巧不熟悉?筆記沒記全等等。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重點在于讓學生知道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決自己出現(xiàn)的問題。
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老師要樂于陪伴,陪伴在于堅守,在于投入。
一、要勤于堅守。
臨近高考,有的學生孤獨感和勞累感越發(fā)明顯,7:10早自習上課,每天早上我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教室里陪伴他們一起早讀;9:50課間操開始,每天和他們一起跑操,一起吶喊奮斗的口號;18:40下午自習,看看他們?nèi)绾握懋斕煺n堂筆記,及時完成課堂作業(yè);22:35--23:20晚自習,我都會陪他們一起到晚休,我備我的課,學生認真復習;23:25去寢室里“點評”某些同學的表現(xiàn),與他們聊聊天、說說笑。從早上6:40晨曦初現(xiàn)到晚上23:40“月上三竿”,為的就是讓學生感到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在緊張的復習過程中,能始終感覺到老師的存在,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在學習的道路上老師永遠是他們堅強的后盾。
二、要堅持投入。
每次考試過后,都會找部分同學深入分析答題情況,指導學生歸納答題中出現(xiàn)的普遍問題。如答題時間安排、技巧運用、解答詞不達意、語言組織不準、選擇題選項易混點難排除等。把老師答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傳授給學生,做好時間規(guī)劃,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效完成答題。對不同學生針對性的開展日常解題訓練,在訓練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以及表達技巧。陪伴注重的是過程,一切教育結(jié)果都是陪伴的副產(chǎn)品,教育效果最終的差別,其實都是在陪伴過程中產(chǎn)生的差距造成的。
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在于教育情懷,情懷在于熱愛,在于進取。
一、愛學生。
“因為愛,所以愛”,十多年來的教學工作中,我一直在嘗試著勾勒我心中最美好的藍圖。只有把教師當成自己的事業(yè),而不僅僅是一份工作,自己才會去熱愛,才能在創(chuàng)造奇跡的奮斗中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教好學生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追求。愛學生、愛學校、愛崗位、愛社會,要讓自己的眼里都是美好,那就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美好的人。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求真的態(tài)度、踏實地工作,給學生真正需要的愛,讓他們政治堅定、品德高尚、充滿自信、學有所獲。
二、愛學習。
一個學生可能會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卻不會原諒老師的學識淺薄。教師需要提高課堂效率,把每一節(jié)課都當成公開課來備課,多關注時代變化,及時摘錄一些時政要點,并結(jié)合所教科目內(nèi)容分析,在課堂中自然地融入這些內(nèi)容;靜下心來讀書、多研究,總結(jié)知識特點和考察規(guī)律,著重訓練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重塑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比如為了讓學生更好把握經(jīng)濟生活宏觀知識體系,可以從“二個角度----國內(nèi)、國際,三個主體----企業(yè)、國家、個人,四個環(huán)節(jié)----生產(chǎn)、分配、交換、消費,五個理念----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來分析。
創(chuàng)造高考奇跡,在于品質(zhì)人生。
一、讓學生成為命題人。
帶領學生熟悉考綱,精析考點,把握高考的選拔要求,讓學生清楚所學知識主要“考什么”。分析高考示例題型及其變化,總結(jié)新教材知識表述的變化,通過做近八年的高考題,分析在每個考點中的易錯易混點,然后在試卷評講中,請學生來分析試題的考察規(guī)律以及應對的解題技巧,讓學生有目的地琢磨試題“怎么考”,不斷提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準確把握命題人出題思路的能力,找準試題切入點。
二、讓學生成為閱卷人。
每次試卷講評過后,利用晚自習的時間,通過學生互評的方式打分,在互評的過程中寫出每個同學的扣分點,以小組的形式把主要的扣分點總結(jié)起來,把答題較好的卷面復印粘貼在班級展示欄內(nèi),便于平時借鑒學習,讓學生明確高考試題應該“怎么答”,做到選項確定技巧有方、果斷準確;語言組織切中要害、簡潔明了;答案書寫思路清晰、規(guī)范有序。
“教育,要成人之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培育出有情、有趣、有品、有思維的人。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大道至簡,我們老師始終要做好“道”與“術”的結(jié)合,“以術促道道愈深,以道馭術術更精”,長此以往,我們和我們的學生都將更為優(yōu)秀。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把握好高考沖刺這20多天,努力終將見證奇跡!
作者簡介
吳才勇,云南省會考命題專家、昭通市中青年教師課堂大賽特邀評委、高考閱卷專家組成員,昭通正道教育支部書記兼精品校區(qū)校長。主張“溫度教育,品質(zhì)人生。”,2017年、2018年所教多名學生取得政治選擇題滿分。
主辦:昭通日報社
承辦:《昭通日報》
@昭通日報 微信
昭通新聞網(wǎng)
北緯29°
昭通日報官方抖音號
協(xié)辦:云南省劉永明名師工作坊
昭通市代馨名班主任工作室
云南省尹宗義名師工作坊
云南省范家松名師工作坊
云南省張柳燕名師工作坊
云南省甘霖名師工作坊
昆明市第八中學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中等教育研究所
昭通一中
昭通正道教育
(陸續(xù)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