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緯29°
2019-06-19 14:11李云飛?
的士是流動的服務窗口,文明程度往往通過這一窗口“窺斑見豹”。城市的開放迎來山南海北的客人,的哥的笑臉就是城市的名片。
近日,一位到昭通出差的外地客人說,幾十年間,他前前后后六次到昭通,對昭通非常有感情。他坐過昭通城的人力三輪車,也坐過昭通城的三輪摩托,還坐過兩輪摩托趕往火車站。這次,他出差昭通,對昭通城的變化贊嘆不已,對昭通的發(fā)展充滿希望。他說,只是的哥們的素質(zhì)有些參差不齊,遇著好的哥,有說有笑,有問必答;遇著差的哥,板著臉不愿搭理人。特別是一些的哥還有些欺生,一聽你是外地口音,帶著你繞彎路,末了還生硬地說:“出差怎么了,了不起嗎?這么多人打的都不要票,就你要,沒有!”他不敢惹,只好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有人問他當時為何不舉報?他說當時只想息事寧人,事后想想,這種態(tài)度和行為還真可惡,就應該舉報。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絕不能因小失大。的哥們很辛苦,不少的哥為謀生,起早貪黑,真不容易,但絕不是對顧客發(fā)脾氣、做出不文明事的理由。客觀地說,近幾年,昭通城對的士的管理越來越規(guī)范,職能部門對不文明的行為從不姑息,發(fā)現(xiàn)一起處理一起,可以說,有很大的改變。也應該看到,絕大多數(shù)的哥講文明、守紀律,做到了熱情載客,竭誠服務。但也絕不能忽視個別的哥的惡劣態(tài)度和惡劣行為,還需加強管理和教育引導,提高每個的哥的服務質(zhì)量。
第一印象往往就是初次印象。初次到昭通城的客人,都會對這里的風土人情、民俗民風、城市建筑等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這種新鮮感非常敏感,好的會印在心里,差的也會印在心里。很多時候,這種由初次印象演變而來的第一印象,會令客人終身不忘。城市的整體形象是個體形象帶來的,從點滴做起,就要從自己做起,才會牢牢樹起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我為城市添光彩,才是昭通人的驕傲和自豪。
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揭示了量變到質(zhì)變的規(guī)律,積小善才會成大善,才會給客人留下“善美昭通”的美好印象,客人會口碑相傳,昭通城也才會美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