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06-26 09:32(通訊員 李嬌 李璇) 筑巢引鳳,政府搭臺,企業(yè)唱戲。在扶貧車間創(chuàng)建中,魯甸擇優(yōu)選擇企業(yè)落戶當地,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大力實施扶貧車間創(chuàng)建,吸納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yè),實現顧家掙錢兩不誤。隨著人才、技術、資本源源不斷流動,“小車間”正在撐起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大夢想”。
昭通和昇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qū),是當地較早創(chuàng)建縣內較大的扶貧車間,主要從事電子產品加工。車間內,各條流水線上工人正在有序進行電子元件加工作業(yè)。今年23歲的陳明仙來自貧困家庭,憑借自己的踏實肯干、勤奮努力,進廠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成了車間的一把手,能熟練掌握各項電子產品生產的操作技巧,升任車間小組長,每月能拿到近3000元的工資,她最大愿望就是帶領車間的姐妹們一起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陳明仙所在的扶貧車間是今年3月份掛牌成立的,前期累計投資1100萬元,能提供崗位近 1000 個。現在,扶貧車間為當地解決了600多人的就業(yè)問題,其中一半以上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針對年齡稍長、需要接送孩子、身體有殘疾等現實困難群體,企業(yè)采取靈活調整崗位、靈活上下班制度,領取原材料在家加工等形式,最大限度兼顧員工利益。
在當地,像這樣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創(chuàng)建的扶貧車間目前有15個,還有12個正在加緊建設中,主要加工電子產品、藤編制品,覆蓋文屏、新街、龍樹、水磨、龍頭山、火德紅等鄉(xiāng)(鎮(zhèn))。在上崗之前,扶貧車間員工不僅享有免費崗前技能培訓,培訓期間每天還能獲得一定的生活補助,好的政策保障、門檻低、好上手、強度低讓扶貧車間廣受群眾青睞。2019年,全縣計劃創(chuàng)建就業(yè)扶貧車間40個,目前已創(chuàng)建15個,吸納1864名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yè),其中貧困勞動力628名。
在扶貧車間創(chuàng)建中,當地將企業(yè)發(fā)展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相結合,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脫貧,既有效幫助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勞動力解決不能外出、不愿外出就業(yè)等問題,又解除了就業(yè)人員照管家庭、照顧老人和小孩的后顧之憂,讓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有事做、有活干、有錢賺,脫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