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19-06-27 14:23(邱鋒 攝影)
這座山想主持畫面,風(fēng)吼云詠,群山鼓掌通過。
這條河不求上進,群山側(cè)身讓過,不讓過也行,那就做一面湖。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在泥石流頂端,煙癮嚇退,腳下的泥土難說因我的體重加持,啟動說走就走的游歷。
遠古低處的泥沙,隨造山緩緩隆起,抬到此處歷受高寒,為此地博得高原之名,滋養(yǎng)了不怕冷的各種動植物,終于被風(fēng)雨裹挾,終要歸去。泥石流流到小江,會遇到好久好久不見的發(fā)小,伙起上路,淌成人類眼中的地質(zhì)災(zāi)難。其實泥沙只是赴約,去金沙江底上,去三峽大壩前,了卻和一條鱘魚的因果。
我來這里送他一程,再見時,估計是兩億年后。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泥土不是水泥,它一直活著,田野回來的人把它洗了淌了經(jīng)過下水道經(jīng)過江河,不管沉淀重組或曬干飄散,仍然活得跟五萬年前一樣。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主觀攝影,見山是三,見水不知想起誰。我一直覺得風(fēng)景攝影不用和人文攝影壁壘森嚴,是人帶著意圖框下的風(fēng)景,跟螞蟻和馬看到的風(fēng)景完全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被風(fēng)景觸動的情緒也不一樣,古人畫胸中山水,叫文人畫。
山水端坐,無視這些瑣碎的想法。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石濤:誰將一旦春前酒,漫灑孤山雪后墳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
(邱鋒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