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06-28 10:595月以來,我國降雨區(qū)主要維持在長江以南地區(qū)。進入6月,南方更是經歷了兩輪強降雨天氣,分別是6月6日到13日,16日至23日,給廣東、廣西、江西、湖北等地帶來嚴重影響。
6月27日起,南方新一輪降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臺于6月27日10時發(fā)布暴雨藍色預警。
這一輪降雨覆蓋面積有多廣?有何特點?當下部分地區(qū)旱情是否有緩解?
雨帶北抬覆蓋11省區(qū)市
中央氣象臺預計,6月27日至30日,雨區(qū)將北抬到四川盆地至黃淮南部、江淮等地。覆蓋四川、重慶、陜西、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湖南、貴州、云南、廣西等1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之前的強降雨地區(qū)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到江南、華南這一帶;而此次雨帶北抬至黃淮南部到長江中下游一帶。
由于雨帶北抬,此輪降雨較前兩輪新增的地區(qū)有陜西南部、河南東南部、蘇皖北部、四川東北部。而此前降雨較強的江西、廣東、福建等地降雨減弱。
究其原因,此輪降雨是來自內蒙古河套地區(qū)的冷空氣,即“西路”的冷空氣與南方的暖濕氣流交匯產生的。而此前的降雨是來自“東路”的冷空氣與南方的暖濕氣流交匯,因此此輪降雨位置偏西、偏北。
此外,此輪降雨與6月以來的兩次強降雨依舊有重疊的地區(qū),如湖北、安徽南部、蘇皖南部、浙江、廣西、貴州東部、湖南西部、江西等地。
上述地區(qū)山洪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特別是四川和云南震區(qū)及前期降雨較多的湖南、廣西等地,需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并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城鄉(xiāng)積澇應對工作,同時防范強對流天氣的不利影響。
降雨持續(xù)時間較短
雖然降雨范圍較大,但此輪強降雨是典型的過程性降雨,雨帶自西北向東南移動。因此降雨過程持續(xù)影響一個地方的時間比較短,一般不超過36小時。
如27日主要降雨出現(xiàn)在四川、重慶、陜西,28日至29日出現(xiàn)在湖北、安徽、江蘇、上海、湖南、貴州,29日至30日出現(xiàn)在云南、廣西。
整體來看,上述11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普遍累計雨量在30毫米至60毫米,部分地區(qū)達到100毫米至180毫米,廣西南部局地可達250毫米至350毫米。同時,上述地區(qū)或伴有短時強降雨或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簡單來說,降雨強度比前兩輪明顯偏弱。但是在廣西北部和西部局地的降水還是比較大,需要加強防范。
河北云南局地旱情有所緩解
當下,受降雨偏少且持續(xù)高溫影響,河北、山東、內蒙古、四川、云南局地出現(xiàn)旱情。
此輪降雨偏西、偏北,是否能輻射到上述干旱區(qū)域呢?
雖然雨帶偏北,但是河北、山東水汽條件不足,并沒有明顯降雨,只有河北北部出現(xiàn)分散性中到大雨。而近期山東仍無大范圍明顯降雨,旱情將進一步加劇,抗旱形勢更加嚴峻。
而四川南部、云南中東部、內蒙古東部等地的降雨對緩和氣象干旱有利,但云南西南部的旱情依舊嚴峻。氣象部門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來源:中國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