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08-08 09:54我1977年參加工作,被分到鎮(zhèn)雄縣貓謝線大水溝的一個道班養(yǎng)路,并兼任道班記錄員,我所在的道班距離鎮(zhèn)雄縣城有近百公里。1978年4月的一天,鎮(zhèn)雄公路養(yǎng)護段通知各道班班長、記錄員開生產會。那時,只有一輛從威信縣到昭通城的客車經過我們所管養(yǎng)的路段,每天一班,只要客車不滿員,中途需要乘坐招手即停,但多數時間是滿員的。雖然事隔40多年了,至今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為準時趕到單位報到,我同班長在道班外公路上等候了1個多小時,左等右等,終于等來了唯一一輛昭通跑鎮(zhèn)雄、威信的客車,看到客車的身影,我和班長滿心歡喜。等到客車到我們面前時,才發(fā)現乘客已滿,搭載不了我們了。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的會議,我們只得步行往鎮(zhèn)雄城里,待趕到單位已是深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響了改革開放的沖鋒號。個體運輸戶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了,貨運車、客運車、私家車在我們管養(yǎng)的公路上比比皆是。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公路發(fā)展大提速。從土路、油路、二級路再到高速路,交通狀況早已今非昔比,就拿革命老區(qū)威信縣的交通來講,過去從威信縣到昭通城,要跑3天,且一路顛簸,苦不堪言,如今,過去到昭通城3天的行程,現在只需3個小時,說走就走。目前革命老區(qū)威信縣正在修建的成貴高鐵、宜畢高速,年底將全面竣工通車,過去站在路邊招手等車的尷尬情境,已是我們這輩公路人遙遠的記憶了。通過我們一代代公路人幾十年的艱辛努力,從過去的公路人修建、養(yǎng)護土路到如今新一輩公路人修建、養(yǎng)護高速公路,交通的大發(fā)展、大變化,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社會發(fā)展變化的一個縮影,是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成果。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公路人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我們將從交通大國變?yōu)榻煌◤妵哞F、高速公路在新一代公路人中從夢想變?yōu)楝F實!
(作者: 楊遠江??供職于昭通公路局威信公路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