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08-30 20:42在這十幾年的創(chuàng)業(yè)中,搞裝修、 養(yǎng) 殖、開飯店及茶室……巾幗創(chuàng)業(yè)正當 時,周宗會用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詮釋了 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
燃起創(chuàng)業(yè)的“小火苗”
今年32歲的周宗會是巧家縣白 鶴灘鎮(zhèn)北門村四組村民。2004年,只 有職高學歷的她在巧家縣城打工時, 遇到了創(chuàng)業(yè)路上的啟蒙之師。當時, 這位來自浙江的老板的見聞、學識深 深地感染著她,她的心中萌發(fā)了想要 創(chuàng)業(yè)的“小火苗”,她開始向往外面的 生活,一心想出去闖蕩長長見識,但 父母在得知她的想法后極力阻止 ……周宗會說: “后來成婚、有了小孩 后,才發(fā)現想要去闖蕩更難了,要顧 家、顧孩子,便只好放棄外出闖蕩的 想法,可我從未忘記創(chuàng)業(yè)的夢想。 ”
她和丈夫一起搞裝修,做丈夫的 副手。 “裝修是個體力活,累不說,工 錢還結不了,每每完工后客戶總要找 理由扣押一部分工錢,借口說等所有 的裝修項目都沒問題了,就把剩下的 錢補上,這一等就遙遙無期,不了了 之,因此常常要倒貼錢。”周宗會說起 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時的心酸。
2006年,周宗會與丈夫合計后, 放棄了搞裝修,她們決定回老家搞養(yǎng) 殖。他們建起了養(yǎng)殖場,并買了2000多只雞苗來養(yǎng)。可眼看著這些雞就 要出欄、一筆收入馬上到手時,一場 疫病讓一切努力打了水漂,當時損失 將近3萬元,她陷入了極度的苦悶與 彷徨之中。
賺得餐飲“第一桶金”
“2006年底,在養(yǎng)殖失敗后,我有 很長一段迷茫無助的時期,時常在大 街上漫無目的地轉悠。有一天,我發(fā) 現幺嬸家開的餐館生意挺好,腦中就 產生了開餐館的念頭。于是我每天 凌晨3點就起床,去姑姑家的包子鋪 學做包子,隨后又去幺嬸家的餐館學 習炒菜,并動員丈夫去學。”周宗會講 述起學廚藝時的經歷。
兩個月后,想驗證一下學習成 果,她和丈夫做了一桌子菜邀請親朋 好友試吃,結果得到一致好評和鼓 勵。找到了人生方向的周宗會就準 備租一間店面,她從父母那里借來一 萬元錢,從賣早點開始做起。后來的 一段時間里,周宗會和丈夫又當老板 又當員工,早點、炒菜他們都做,每天 工作時間都超過18個小時,雖然很 辛苦,但她感覺離幸福生活越來越 近了。幾個月后,周宗會覺得開飯店 的條件已具備,便計劃著找一間大的 店面專門開飯店。2007年底,飯店開 起來了。
“第一天開張,我心里沒有底 氣。可令我萬分驚喜的是一切進展得特別順利,第一天的營業(yè)額我至今 都還記得——888元,這串數字在我 心里成了幸運符號,總算是賺得了 ‘第一桶金’,覺得功夫不負有心人, 我對未來的路更加有信心了。”說起 飯店開張時的情景,周宗會記憶猶 新。
飯店的生意越做越好,員工也越 來越多,周宗會便抽出時間到昆明去 學習特色菜品,她在學習的過程中還 了解餐館的管理體系。回來后,她便 和丈夫一起分析研究,買菜譜來學 習,因此店里不時都會推出新菜品。
“她家菜的味道好,很合口味,能 吃出‘家’的味道,而且價格實惠。”顧 客劉先生評價說。
拼搏路上不停歇
閑暇時間,周宗會都會外出學 習。2014年,她在昆明報了花藝班學 習,回來后就開了一個花店。然而, 她常常飯店、花店兩邊都要兼顧,實 在是分身乏術,因此兩年后,她便把 花店轉讓了。
一次,周宗會和朋友喝茶聊天 時,又對茶道來了興趣,于是她便跑 到普洱去“取經”。她說: “社會在不 斷進步,要出去多學習,長知識,不斷 創(chuàng)新,如果停留在原地,感覺腦子會 ‘生銹’。我始終相信付出和收獲往 往是一起降臨的,唯有努力奮斗才能 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 ”
2017 年 ,她 的 茶 室 正 式 開 業(yè) 了。據周宗會介紹,開茶室對專業(yè) 度要求比較高,飲茶不等于有了茶 文化,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 的內涵,因此在這個行業(yè),她能感受 到別人的質疑。可無論外界有怎樣 的質疑和壓力,她還是順利地把茶 室經營了起來。
如今,周宗會以茶會友,結交了 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的飯店生 意也越來越紅火。而不管是飯店還 是茶室的員工,周宗會都把他們當親 人一樣對待。
“我在飯店干了8年了,周宗會這 個人膽大心細、有闖勁、創(chuàng)新能力強, 心地善良、待人很好,在我心里她就 像親妹妹一樣。”飯店員工夏細蘭告 訴筆者。
“‘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 滾燙的人生’。我時常用這句話來激 勵自己。這一路走來,雖然經歷了風 風雨雨,但我堅信,只要人勤奮、努 力、敢想敢干,在平凡中也能創(chuàng)造奇 跡。 ” 周宗會堅定地說道。?
通訊員 姜連聰 趙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