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09-10 09:10無論身處什么時代,無論到了什么樣的年紀,從教35年的他總是心懷赤誠在三尺舞臺上揮灑汗水。他是學生口中的“邦哥”、眼里的帥哥、心里的“大哥”。他對待學生有愛心,輔導學生有耐心,教育學生有誠心。他就是全國模范教師、昭通市第一中學數學老師王邦富。
懷揣愛心 播灑希望
愛自己的孩子是一種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一種行為上的神圣,這是對教師工作內涵的最好詮釋。王邦富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根植于心,他不僅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他更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王邦富說:“我天生就愛孩子,看著他們朝氣蓬勃的臉龐,求知的眼神,我總是想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把自己所學所知教給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經驗教給他們,讓他們能夠吸取經驗教訓,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王邦富非常清楚老師的行為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多重要,他說,教書育人就是一件潤物細無聲的工程,要把一個班級帶好,要教好學生就必須要樹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作為班主任,他每天早早地到學校,有遲到的學生總說鬧鐘沒有響,他會告誡他們,鬧鐘不是上在機器上的,鬧鐘是上在思想上的,鬧鐘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在長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王邦富遇到過各式各樣的學生,有優(yōu)秀的,頑皮的,甚至還有打架斗毆的。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學生,他都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特點,仔細傾聽學生的心聲。他不是語文老師,但為了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每周都會要求學生寫兩篇周記,匯報他們近期在學習上、思想上和生活上的苦惱和困難,然后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幫助他們想辦法解決各種問題,耐心細致地去做好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工作,教會學生如何面對困難,怎樣化解矛盾。
2010屆英才班的吳雪韻同學,在進入高三年級后感到自信心不足,壓力很大,王邦富在她的周記里發(fā)現了情況,王老師找到吳雪韻與她溝通交流,把她存在的問題一點一點列出來,一個一個地尋找解決的辦法,不斷與她談心,讓她調整心態(tài)。吳雪韻受到王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逐漸擺脫了不良心態(tài),找到了自信,學習成績不斷提升。吳雪韻當年以云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無論他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或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王邦富都一視同仁,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接受,讓學生信服。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王邦富比喻自己的教學方法為“牽著蝸牛去散步”,王邦富說:“對待他們不能操之過急,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耐心,一次次啟發(fā)和感染他們,找準切入點,一點點改進,逐步提高孩子學習的信心。”很久以前王老師教過的一個學生,不僅厭學,還熱衷于到網吧打游戲。某天的一個晚自習,王老師發(fā)現這位同學沒有來上課,他挨個網吧把這位同學找到了。王老師與他做了一次深刻的交流,并把他親自送回家。到家后王老師并沒有把他逃課去網吧的事情告訴這位同學的家人,這位同學感受到了王老師對自己的包容,深受感動,他逐漸找回了學習的信心。
2012屆英才班的李程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優(yōu)秀女孩,也經常為一些學習和思想上的問題所困惑,王邦富長期和與她溝通談心,幫她解惑的過程中,李程橙稱王老師是她的“大藥瓶子”,幫她治愈了很多心理問題。
高576班的羅凌志在一次月考中成績不是很理想,意志消沉。王邦富發(fā)現了他情緒不高,便找他談心,分析他存在的問題。羅凌志說:“王老師不僅教我們如何學好數學,還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怎樣去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無論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大膽地去做,勇敢去面對。”
在教室里、走廊上、球場邊、操場內、宿舍中,到處都留下了王邦富和學生溝通談心的身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學生們不僅視王邦富為“嚴師”,更視他為“慈父”,無私忘我的敬業(yè)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家長們說,孩子們能夠在王邦富老師班里是最幸運的事。王邦富既關心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也關心學習困難的學生成績的提高。王邦富說:“讓優(yōu)秀學生看到方向,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看到希望,這是我教學的宗旨。”
做個“匠人” 煉顆“匠心”
如果想把工作做好,光靠自己僅有的熱情是不夠的,還要不斷地充實自己。王邦富說:“教書育人是一個常教常新的事情,要不斷刷新自己的學識和認知,緊跟時代的需要,我也總是把學生當老師,在學生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王邦富注意收集來自學生學習上的典型錯誤和問題,緊貼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方案,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把學生學習中最關心的疑難問題講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高度,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科學的思想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育人工作滲透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
課堂上王邦富總是帶領學生從他們的特殊視角引入新知識的學習,常以學生輪換座位為例子講排列組合,以學生課間操隊形的踏步靠攏和踏步散開為例子講函數圖象的伸縮變換,……等等,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方法深得學生喜愛,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顯著。
359班劉寒,每次聽課后都會把王老師課堂所講的思想和方法進一步延伸思考,得出新的奇妙想法,王邦富經常與他溝通,高中三年,劉寒竟把他和王邦富溝通中說過的話整理成“邦哥語錄”,讓他深受感動。
496班祈明,善于提出高質量的數學問題,其中有些問題的研究和思考,直接促成了王邦富教法和學法的改進。
平時王邦富還注重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他向學生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專家學習,還會網購教學視頻,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
在高考復習備考的教學活動中,王邦富認真研究高考試題的變化規(guī)律,歷任高三試卷命制組組長,為每一次月考和統(tǒng)測命制出高水平的試卷,讓學生在每一次診斷性和適應性考試后都能夠發(fā)現問題,及時彌補不足。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王邦富所教高三畢業(yè)班的學生中有1人獲得省狀元, 42人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眾多學生考入了“985、211”大學,特別是在2010年高考中,擔任班主任并任教數學的班級同時有3位同學的高考成績位列全省前10名,其中一位同學位列全省第二名。每年所教高三畢業(yè)班的數學平均分、及格率、優(yōu)秀率都位列全市第一。多次被學校評為“先進教師”“優(yōu)秀共產黨員”;2013年9月被評為昭通一中首屆“十佳教師”,2017年2月獲得“云南省師德標兵”稱號,2019年8月榮獲“全國模范教師”。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 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