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09-20 16:18監(jiān)督索引號53060000635801000
附件3
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部門決算
第一部分 ?昭通日報社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財政專戶管理資金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項目支出概況
(二)項目支出績效自評
(三)項目績效目標管理
(四)2018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五)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昭通日報社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參照政府批準的“三定”方案。
(二)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2018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1守好陣地,深耕主業(yè)?
1)推出重大策劃。
2)講好昭通故事。
3)獲獎作品豐碩。
2.做強平臺,融合發(fā)展
?一是精準定位新媒體。
二是做好內容傳播。
三是服務昭通人的生活圈。
四是做強民生新聞強化輿論引導。
五是充分用好“中央廚房”。
3.提升隊伍,凝聚人心
一是機構進行重組。
二是再造采編流程。
三是出臺相關制度。
4.黨建引領,規(guī)范支部
5.補齊短板,迎難而上
6.重視扶貧,傾心幫扶
7.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黨組履行主體責任,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
1)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在落實“一崗雙責”上下功夫。
2)嚴格落實“八項規(guī)定”。
3)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
4)召開2017年專題民主生活會和2018年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
8.組織開展“廉政文化十個一”活動,營造良好干事氛圍。
9.強化學習教育,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10.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宣傳力度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0個,其他事業(yè)單位1個。分別是:
1.昭通日報社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昭通日報社2018年末實有人員編制67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yè)編制67人(含參公管理事業(yè)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59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yè)人員0人(含參公管理事業(yè)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0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1人。
實有車輛編制7輛,在編實有車輛7輛。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收入合計1923.34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908.34萬元,占總收入的99.22%;上級補助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yè)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0.78%。與上年對比上升30.70%,主要原因分析是部門規(guī)范財務收支,將收入全部納入國庫核算。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支出合計1914.1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1914.15萬元,占總支出的100%;項目支出0萬元,占總支出的0%;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萬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對比上升3.62%,主要原因分析是部門規(guī)范財務收支,將收入全部納入國庫核算,部門業(yè)務發(fā)展正常上升。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昭通日報社機關、下屬事業(yè)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851.49萬元。與上年對比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部門正常工資晉升增加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占基本支出的50.93%;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日常公用經費占基本支出的49.07%。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18年度用于保障昭通日報社機構、下屬事業(yè)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yè)發(fā)展目標,用于專項業(yè)務工作的經費支出0萬元。與上年對比下降100%,主要原因部門在報告年度沒有項目。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1908.34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99.7%。與上年對比上升4.57%,主要原因分析部門規(guī)范支出,把所有支出全部納入財政管理。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782.91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94.56%。主要用于部門日常運轉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郵電費、人員工資福利、工會經費等;
2.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102.4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5.43%。主要用于部門正常運轉的工資福利費支出及社保繳費支出;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昭通日報社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26.3萬元,支出決算為8.63萬元,完成預算的32.81%。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萬元,完成預算的32.81%;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7.04萬元,完成預算的28.5%;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1.6萬元,完成預算的100%。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53%,主要原因是部門在完成目標任務前提下壓縮“三公”支出,加強管理。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部門加強管理。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17年減少1.5萬元,下降14.85%。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減少0萬元,下降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減少1.5萬元,下降17.64%;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減少0萬元,下降0%。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減少的主要原因部門加大經費管理力度,實行最嚴格管理,努力縮減“三公”支出。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7.03萬元,占81.46%;公務接待費支出1.6萬元,占18.54%。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部門在報告年度無此項支出。
2.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7.03萬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部門在報告年度無此項支出。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7.03萬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7輛。主要用于采訪、機要通訊(相關工作范圍)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1.6萬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1.6萬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3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179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平行部門(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fā)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萬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0(相關工作,產生的接待批次及人次等)發(fā)生的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昭通日報社不屬于行政機關,也不屬于參公事業(yè)單位,故無機關運行經費。2018年基本支出1923.34,人員經費951.98萬元,辦公經費支出845.93萬元,與上年對比上升了23.75%,主要原因部門采購數量略有上升,部門人工費上升所致。部門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部門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郵電費、公務接待費等。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昭通日報社資產總額986.68萬元,其中,流動資產242.13萬元,固定資產744.55萬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萬元,在建工程0萬元,無形資產0萬元,其他資產0萬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445.98萬元,下降37.46%,變動原因是部門上年財政結余增加了部門資產總額所致。
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表 | |||||||||||||||||||
單位:萬元 | |||||||||||||||||||
項目 | 行次 | 資產總額 | 流動資產 | 固定資產 | 對外投資/有價證券 | 在建工程 | 無形資產 | 其他資產 | |||||||||||
小計 | 房屋構筑物 | 車輛 | 單價200萬以上大型設備 | 其他固定資產 | |||||||||||||||
欄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合計 | 1 | 986.68? | 242.13? | 178.35? | 181.23? | 414.79? | |||||||||||||
填報說明:1.資產總額=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對外投資/有價證券+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資產 2.固定資產=房屋構筑物+車輛+單價2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其他固定資產 |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18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40萬元,比上年下降33.33%,原因是部門報告年度采購為辦理完結算。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40萬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0萬元。授予中小企業(yè)合同金額40萬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80分,部門報告期無項目支出,故無項目相關績效評價,其他績效評價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3—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部門2018年年初預算不包含部門自收后繳納財政,支出包含該收入上交后 財政返還金額,所以預算決算相差大。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yè)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guī)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車輛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等);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zhí)法執(zhí)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出版編輯出版是將作品編輯加工后,經過復制向公眾發(fā)行,是一個由編輯、復制、發(fā)行三個階段聯結而成的有序的過程。
作品編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定義,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戲劇、典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美術、建筑作品,攝影作品,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圖形、模型作品,等等。
編輯編輯編輯是按照一定的方針,設計、組織、選擇和加工稿件,為復制、發(fā)行作準備的工作,也被用于指稱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員或新聞、出版專業(yè)技術職務系統(tǒng)列中的中級職務。編輯活動的基本特點:第一,編輯活動是在一定的方針指導下進行的;第二,編輯活動最基本的內容是設計選擇,組織、選擇和加工稿件;第三,編輯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出版物的復制、發(fā)行作準備。
選題編輯選題是編輯在對采集到的信息作綜合研究的基礎上,為適應社會、讀者需要而提出的精神生產課題。
選題策劃編輯圍繞著選題開展的采集信息、思考、論證、組合等編輯勞動,即稱為選題策劃。這是編輯工作從醞釀到正式啟動的標志。選題策劃是編輯過程中發(fā)揮編輯創(chuàng)造性,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佳目標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選題策劃須經過新生長點捕捉、總體構思、論證和決策、修訂和優(yōu)化等步驟。新生長點捕捉是依據收集到的各種信息,努力抓住各種能生長形成選題的新點子。總體構思是將信息采集階段獲得的、經過篩選優(yōu)化的一般社會文化信息,構筑成具體的選題設想。選題論證和決策,是分析判斷選題設想轉化形成出版物后能否為讀者所接受,出版后能否取得雙佳效益,從而對選題是否列入計劃作出決定。修訂和優(yōu)化,是在實踐過程中修改、完善選題設計,使它進一步提高,更具備可操作性,更適應市場需求。
選題策劃是編輯人員依據一定的方針和主客觀條件,開發(fā)出版資源,設計選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實出版工作方針,保障出版生產秩序,保證和提高出版物的質量以及塑造出版單位的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
組稿編輯組稿是編輯為使選題形成稿件而落實作者并進行一系列相關工作的綜合性活動。組織稿件是落實選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大致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一定的方式物色好合適作者后進行約稿或征稿;二是為使稿件能夠達到或超過選題設想的水平而與作者聯系并開展一系列活動。
審稿編輯審稿指閱讀審查作者的原稿,并對其作出評價和選擇。
外審編輯外審是指請本出版社以外的人員審讀稿件。外審并不是三審以外的另一審級,而是出版社在缺少相應專業(yè)的編輯人員時才采取的一種特殊措施。外審不能替代三審制中的任何一個審級。外審意見只供本社決策者參考,不能作為最終決定。
簽訂出版合同編輯簽訂出版合同是指對經過三級審稿決定接受出版的稿件,出版社要按照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及時與作者簽訂出版合同,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保證稿件順利出版和依法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
加工整理編輯?加工整理也稱“加工”、“編輯加工整理”、“編輯加工”。已決定采用的稿件,即可進入整理階段。對經過審稿決定采用的稿件,從整體到細部進行檢驗和校正,力求精益求精,全面優(yōu)化,進一步提高稿件的內容、文字質量。
整體設計編輯整體設計是根據已經定稿的稿件特點,從工藝、技術和藝術等方面對未來出版物的物質形態(tài)進行整體規(guī)劃,并制定實施方案。就書刊而言,整體設計包括外部裝幀設計和內文版式設計。
發(fā)稿編輯?發(fā)稿是指經過加工整理后的稿件在發(fā)往制作部門安排物質生產之前所進行的技術處理。原稿經過檢查整理,達到“齊、清、定”后方可發(fā)往制作部門。“齊”,指稿件完整齊全,除了正文及目錄應完整外,凡有序言、圖表、后記、索引、附錄、內容提要等輔文的,也需完整無缺;“清”,指稿面清楚,不僅文字形體清楚,而且勾畫標記也涇渭分明;“定”,指稿件內容已經確定,一般不再改動。為了便于復制與發(fā)行工作的順利進行,發(fā)稿時必須填寫征訂單等各種單子。
發(fā)稿單編輯發(fā)稿單是編輯部門交給制作、發(fā)行部門的有關稿件基本情況以及對整體設計、排印、發(fā)行等工作所提要求的通知單。它是制作、發(fā)行部門的工作依據,其項目包括書名,編、著、譯者姓名,稿件類別,原稿字數,稿件內容和數量(原稿正文頁數以及出版說明、目錄、前言、附錄、索引、后記等輔文的頁數),讀者對象,發(fā)行范圍,出書日期,對整體設計、校對工作、看樣等的要求,其中翻譯作品的書名和原著者姓名都須附原文。
CIP申報單編輯?該單用于向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中國申請核發(fā)圖書在版編目數據。須填報的著錄數據項目包括書名與著作責任者項,版本項,出版項,叢書項,附注項,標準書號項;檢索數據項目包括圖書識別特征的檢索點和內容主題的檢索點。每項下又各含幾個小項,如書名與著作責任者項下含正書名、卷數、章回數、并列書名、副書名及說明文字、第一著作責任者、其他著作責任者。該申報單由CIP數據中心統(tǒng)一規(guī)定具體樣式。
校對編輯校對是根據原稿核對校樣,訂正差錯,提出疑問,以保證出版物質量的工作。
三校一讀制度編輯“三校一讀”制度的內容是:一般書刊都必須至少經過三次校對(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讀檢查后,才能付印;重點書刊、工具書等,應相應增加校次;終校必須由出版社內具備中級以上出版專業(yè)職業(yè)資格的專職校對人員擔任。
校樣處理編輯書刊稿件經過排版后打印出的少量樣張,稱為校樣,除供校對之外,還供編輯、作者通讀。編輯人員通過校樣,要檢查和解決原稿排版后出現的新問題,彌補加工整理或發(fā)稿的疏漏,還要處理作者的改動和校對人員提出的疑問。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也要進行類似的樣帶、校片審校。
樣品檢查編輯樣品檢查是對出版試產品的質量檢查。這是出版社對其出版物的最后一次質量把關。印刷廠在完成復制以后,先裝訂若干本供出版社檢查的書(刊),稱為“校書(樣刊)”。責任編輯和主管領導檢查樣書(樣刊)后,如認為合格,就可通知工廠開始成批裝訂;如發(fā)現問題,須請工廠暫緩裝訂并進行必要的處理。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在開始大批量生產前也有類似的試產品檢查。
封面文字編輯封面文字是圖書的面封、底封和書脊上應設置的文字,如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
目錄編輯目錄或稱“目次”,是圖書正文前表明該書基本內容和層次結構的部分,一般包括正文及部分輔文的標題,兼有檢索性和介紹性功能。
注釋編輯注釋是對圖書內容或文字加以解釋的總稱。
附錄編輯附錄是附于圖書正文后面的與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或雖與正文內容有關但不適宜放入正文的各種材料。
碼洋編輯碼洋是圖書出版發(fā)行部門用于指全部圖書定價總額的詞語。書刊的每一本上面都列有由阿拉伯數字(碼)和錢的單位(洋)構成的定價,相乘得定價總額,稱為碼洋。
監(jiān)督索引號530600006358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