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09-29 11:511952年,我隨母親從昆明來到昭通,母親在昭通地區(qū)一中教書,我在昭通讀書。60多年過去了,目睹了昭通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昭通人民、昭通這片沃土、昭通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成長,我也把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汗水、知識灑在了昭通這片土地上,我和昭通已融為一體、難以分離。昭通已成為我真正的故鄉(xiāng)。
在我的記憶中,昭通縣城即現(xiàn)在說的昭陽城區(qū)只有幾平方公里大,昭通縣城的城墻即南順城、北順城街等,把城里的街道圍在里面,轅門口是當(dāng)時縣城的中心,而如今的昭陽城區(qū)不知比原昭通縣城大幾十倍;昭通城區(qū)里的居民原來只有幾萬人,而如今有好幾十萬人,還正以每年百分之十的人口遞增;看到有關(guān)材料顯示,市委、市政府打算把昭通城發(fā)展成為有常住人口上百萬的中等城市。以前昭通縣城只有小小的一個清官亭公園,而如今有省耕國學(xué)文化公園、大龍洞森林公園、望海樓公園等賞心悅目的公園和正在打造的文體公園、烏蒙山水、萬畝荷花等,讓昭通人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充分選擇自己游玩的地方。每天清晨或黃昏,公園里的游人翩翩起舞、盡情歌唱,歌唱今天幸福的生活,讓上了年紀的我好不羨慕,也情不自禁跟著跳起來。
昭通的城市建設(shè)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fā)展著。小時候,在我的印象里,陡街、西街、懷遠街就是昭通城最好的街道了,而如今寬敞的昭通大道、朱提大道和海樓路等,早已把它們比得遜色多了。多年前,昭通城里是以“臟、亂、差”聞名的,住在昭通城里的人民上一趟街回來,鞋子必定有一層泥,褲腳必然掛滿灰塵,一件剛穿上的衣服一兩天就臟了。如今,經(jīng)過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環(huán)境衛(wèi)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昭通城干凈整潔,人們穿最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加上涼爽舒適的氣候,吸引外地人絡(luò)繹不絕地來昭通游玩避暑。我時常在他們之中行走,聽到他們不停的贊嘆聲:“太干凈、太涼爽了,想不到昭通是一個這么好的宜居城市。”他們說的一點也不夸張,確實如此。
(作者 ? 陳劍寧 ?系中共昭通市委黨校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