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10-13 15:54為民服務(wù)解難題,是開展“不忘 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目 標任務(w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 強調(diào),要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 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 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為我們 做好為民服務(wù)各項工作指明了方 向。因此,守初心、擔使命的最終落 腳點,就是看我們?yōu)槿罕娊鉀Q了多少 難題,辦了多少實事。只有把群眾觀 點、群眾路線根植于思想中、落實到 行動上,才是檢驗主題教育是否取得 效果的真正標準。
黨的一切工作、一切奮斗,都是 為了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 人民根本利益。開展主題教育,是我 們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lián)系服務(wù) 群眾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們堅持 以脫貧攻堅統(tǒng)領(lǐ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全局,認真踐行“133”工作思路,走實群眾 路線,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最大 限度地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認可 度、滿意度。但是,在現(xiàn)實工作中,遠 離基層、脫離群眾的問題在一些地 方、一些部門和一些黨員干部身上依 然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作 風不嚴不實等問題依然突出,機關(guān)沉 不下去、基層動不起來“兩個頑癥”依 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因此,全市各 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以此次主題 教育為契機,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 旨,用初心凈化思想、用使命錘煉作 風、用作為檢驗擔當,始終與人民心 心相印、同甘共苦,努力使黨執(zhí)政的 群眾基礎(chǔ)更加廣泛、更加深厚、更加 穩(wěn)固。
眾所周知,昭通是一個深度貧困 地區(qū),是全省、全國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在精準扶貧的過 程中,群眾所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自然 要比其他地區(qū)更多、更復雜。我們開 展主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檢視自身 存在的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答 應不答應為標準,千方百計解決他們 的操心事、煩心事,以為民謀利、為民 盡責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如何保 證主題教育向縱深發(fā)展,取得實效, 就需要我們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 抓工作的落實上。圍繞脫貧攻堅中 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特 別是要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 題殲滅戰(zhàn)等“五大戰(zhàn)役”,查實情、出 實招、求實效,以深入細致的調(diào)查研 究推動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的有效落 實。在為群眾解決難題的過程中,領(lǐng) 導尤其要帶好頭、做好示范,要輕車 簡從,一竿子到底,杜絕“扎堆式”“作秀式”調(diào)研,真正沉到一線去了解民 情、掌握實情,拿出真招硬招,破解群 眾在生產(chǎn)生活中存在的難題,真正使 調(diào)查研究的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 新理論領(lǐng)悟、密切聯(lián)系群眾、推動事 業(yè)發(fā)展的過程,確保主題教育取得實 實在在的成效。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習近平總 書記強調(diào), “共產(chǎn)黨就是為人民謀幸 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 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 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實踐啟示我們,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 心,大力推動政府公共服務(wù)與群眾需 求精準對接,用“繡花”功夫提高為民 辦事的水平,人民群眾才會有更多的 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惟其如 此,也才是我們開展主題教育最根本 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昭通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