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11-18 09:40當過3年義務兵,2年村治安員,1年村主任,21年村黨總支書記,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縣、務基鎮(zhèn)四級人大代表……他的身份在變,不變的是他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赤子情懷。他,就是上月才被評為云南省級“扶貧好村官”、永善縣務基鎮(zhèn)捏池村黨總支書記柏開友。
柏開友(左)走村入戶了解群眾經濟收入、務工情況、就已就學等情況。
27年來,柏開友時刻以一名軍人和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yè)、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他用滿腔熱血書寫著對事業(yè)、對群眾的無限赤誠。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他始終情系民生,尋求富民之策、強村之路,“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群眾幸福,我才幸福”,提出“捏池村公路硬化”“白碉水廠建設”“溪洛渡電站庫區(qū)滑坡影響區(qū)移民搬遷安置”等等方面的建議均被采納。他,讓一個偏遠、閉塞、落后、貧困的小山村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示范村”。
柏開友帶領群眾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
團結!鍛造團隊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zhàn)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關鍵在于支部一班子人能否搞好團結、善于合作;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柏開友常常這樣講。工作中的事情,他總會征求黨支部支委成員、黨員同志以及群眾代表的意見和看法,從不搞“一言堂”;村內重大事項的決策,群眾關心的重大事情,他堅持做到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在他的帶領下,捏池村“兩委”班子完善了黨務、村務、財務,實行了“三公開”制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隔閡和疑慮,也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柏開友(右二)帶領群眾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
多年來,捏池村從未發(fā)生過一起因辦事不公而引發(fā)的上訪事件。柏開友說話群眾愛聽,辦事群眾擁護,在群眾心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務基鎮(zhèn)黨員干部學習的楷模,是捏池村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火車頭”,全村謀求發(fā)展進步的“領頭雁”。
柏開友(右二)指導村組工作硬化。
奉獻!為民謀利
柏開友從1998年3月開始在捏池村擔任黨總支書記,他意識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對一個村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然而,捏池村山高坡陡,公路修建難度大,他組織全村群眾投工投勞,大修大建,就在他上任黨總支書記的當年,就修通了9公里長的行政村公路。2000年至2002年,他與群眾一起抬電線桿、拉電線,架通了22公里高低壓線路,從此,全村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看上了電視;他發(fā)動群眾修通了“三面光”溝渠30余公里,引來了距離50公里、永善縣蒿枝壩水庫的水源,讓全村生產、生活用水有了保障;他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全村興建水窖560個,安裝飲水管42公里,解決了群眾飲水難的問題。
柏開友(前)帶領群眾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
翻開捏池村基礎設施大建設的歷史畫卷,每一處都能看到柏開友忙碌的身影。2014年4月5日,永善縣發(fā)生強烈地震,在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柏開友早起晚睡,查災、核災,每天頻繁入戶宣傳政策,指導71戶受災群眾恢復重建安居房。該村貧困戶李順江家因夫妻二人均身患殘疾,無力修建安居房,柏開友便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幫助拆危房、建新房,最終,李順江一家如愿住上了安全房。此外,他還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協(xié)調建設村級衛(wèi)生室、村小學,讓全村群眾醫(yī)療有保障、適齡兒童有學上。如今,捏池村實現(xiàn)了從“吃糧靠返銷、用錢靠救濟、姑娘往外跑、挑水趕人親”的窮山村到省級文明村的轉變。
柏開友(左三)帶領群眾開展人居環(huán)境整治。
開拓!敢為人先
柏開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敢想敢為,為了科技興村、產業(yè)強村,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結合村情,確定以“‘金江花椒’為支柱,糧、畜、林并舉,開發(fā)一村一品”的經濟發(fā)展思路。目前,捏池村的花椒種植面積已達到3500畝,掛果2500余畝,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100畝;蠟蟲推廣面積達到50余畝。
柏開友(右三)組織黨員群眾為沒有勞動能力的群眾進行危房改造。
只要天不下雨,柏開友每天堅持5點半起床,6點開始沿途清掃近4公里的路面。平時,看到公路上有垃圾,他都會撿起來,丟進垃圾池。這是一件小事,但他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做了下來。捏池村建立了公路路段專人負責制,推行季節(jié)養(yǎng)護與日常養(yǎng)護相結合的護路機制,制定《路域環(huán)境村規(guī)民約》,以“創(chuàng)優(yōu)美舒適環(huán)境,建和諧文明新村”為目標,以整治臟、亂、差為突破口,廣泛發(fā)動群眾改水、改廁、改灶、改路,持續(xù)改善生產、生活環(huán)境。柏開友將黨總支委員下派到自然村黨支部任第一書記,把村“兩委”主要成員下派到村民小組任組長助理,人居環(huán)境整治工作實現(xiàn)一抓到戶,一管到底。捏池村創(chuàng)新人居環(huán)境整治模式被總結成“捏池經驗”,為全鎮(zhèn)、全縣人居環(huán)境整治全民行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柏開友(右)了解、收集民意。
攻堅!吃得了苦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白天柏開友帶領、指導群眾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晚上到村民小組開群眾會,入戶走訪,曾3天3夜沒睡覺,家人、群眾心疼他,可他總愛拿從軍時所吃的苦來說事:“現(xiàn)在是熱了有風、冷了有火、渴了有水、餓了有飯,條件不知好了多少倍,脫貧攻堅戰(zhàn)已到背水一戰(zhàn)的時候,必須要吃得苦,不苦、不累就攻不下陣地,捏池村雖然脫貧出列了,但要做的事情還很多,依然不能松勁。”他在收復老山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背著50公斤的武器裝備,冒著槍林彈雨,與敵人生死搏斗,也曾3天3夜沒吃上一口飯,在惡劣環(huán)境中堅守了3個月零3天,榮立了三等戰(zhàn)功。
柏開友(左)田間地頭傾聽、了解、收集民意。
在記者采訪柏開友時,好多的榮譽和獎勵他都已經記不起來了。眼前的一摞摞獲獎證書顯示:2000年,他獲得“永善縣優(yōu)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6年,捏池村黨總支被評為“云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2009年7月,他獲得“全省百名優(yōu)秀黨組織書記”榮譽稱號,同年,捏池村聯(lián)合一村民小組被評為“省級文明村民小組”;2015年,捏池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今年7月26日,他被表彰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
柏開友在村民小組召開群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擺脫貧困》一書中寫道,“如果共產黨的領導干部在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上不成為榜樣,就無法在人民群眾中樹立威信。”柏開友的先進事跡正是這句話的鮮活實踐。讀他的事跡,獲得一次思想的升華、一次心靈的震撼、靈魂的共鳴。黨員干部及群眾應從他的事跡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和寶貴的經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役,促進社會事業(yè)大發(fā)展,實現(xiàn)全面小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念敏 通訊員 曾洪 韓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