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11-25 10:04負責勸返黑甲村輟學學生的趙位清在床上輾轉反側,腦袋里一直在想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話語去和孩子溝通,直到夜深人靜,才迷迷糊糊睡去。夢里,趙位清夢見了自己班的李小小(化名)同學背著被子回到學校,坐在教室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課后作業(yè)。中考結束,李小小考上了重點高中,笑得合不攏嘴。夢醒后的他更是難以入眠,看著窗外黑黢黢的天空,他決定出發(fā),前往黑甲村李小小同學家中。
冬季的永善縣碼口鎮(zhèn)天亮得比較晚,早上6點還是黑黢黢的一片,伸手不見五指。讓趙位清沒有想到的是,天不見亮就出發(fā)的他居然遇上山體滑坡,道路中斷不能通行,他只好在車里等待通路,在堵車的這兩三個時辰里,他顯得十分焦急,有些坐立不安,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想著自己到李小小家中的場景和他回到學校的場景。看見路邊農戶煙囪裊裊升起的炊煙,才發(fā)現沒來得及吃早點的自己有些餓了,便下車買了一桶泡面充饑。面剛熟,路通了,狼吞虎咽吃完后便爭分奪秒的開始了他的勸返之路。
到黑甲村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多了。趙位清來到在學校讀書不到兩周就輟學了的李小小家中,不巧的是,李小小家大門緊閉。打聽再三,原來是下地干活還沒回來,他一路打聽來到了李小小所在的地里,自己的班主任突然到來,讓李小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小小,你認真想一想,你現在不讀書在這里打蕎子,辛辛苦苦一年,能賣到多少錢?再想想你的父母,你是想他們以后七八十歲了還這么辛苦的種地嗎?不讀書,你種地能養(yǎng)活你的父母?以后成家了你能養(yǎng)活你的子女嗎?”
“老師也出生在貧困家庭,現在至少能養(yǎng)活家人,如果不讀書,我現在也可能在背豬糞,打蕎子,我們還是得靠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回來吧,有什么困難我們所有老師、同學會一起幫助你……”他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水,對李小小說。
通過4個多小時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小小愧疚地低下了頭,答應回校讀書。
李小小只是趙位清勸返學生中的一位,黑甲村共8名輟學學生,他就勸返了7名。他用愛去感化學生,讓他們重新走入課堂,他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一定會澆灌出最美麗的花。
這位2015年才參加工作的年輕班主任,以滿腔的熱血投入到教育這片土地上,盡管教書時間不是很長,但學校的各項工作他都已經很熟悉了,在控輟保學工作中,全校勸返學生最多的就是他。
趙位清老師只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偏遠地區(qū),教育工作的開展往往面臨著我們想象不到的困難,教育事業(yè)正是因為有像他一樣的教育工作者的無私奉獻,才得以蓬勃發(fā)展。無數的教育工作者在大山深處日夜堅守,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書寫出了一曲曲青春贊歌。作者? ?胡興梅? 李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