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11-26 10:43扎實溝村隸屬于威信縣廟溝鎮(zhèn),屬于深度貧困村,轄1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62戶3821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8戶814人。市委組織部駐扎實溝村扶貧工作隊有隊員5名。自駐村扶貧工作開展以來,駐村扶貧工作隊始終緊盯戶脫貧、村出列的目標任務,始終以黨建為引領,以群眾為基礎,以脫貧攻堅為目標,以產業(yè)發(fā)展為抓手,有效整合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村“兩委”和鎮(zhèn)扶貧工作組3支隊伍的力量,落細落小各項幫扶措施,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在脫貧出列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經過努力,扎實溝累計脫貧187戶759人,貧困發(fā)生率由21.3%降至1.44%。
駐村扶貧工作隊自開展幫扶工作以來,始終強化黨建引領,筑牢黨建壁壘,緊盯“村出列、戶脫貧”工作目標,圍繞“走、干、講、學、做、想”六字開展工作。
“走”,入戶走訪。2018年3月新一批工作隊員輪換后,駐村扶貧工作隊在一個月內走訪完全村198戶貧困群眾家庭,及時摸清了家底。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按照分片包保的原則,到13個村民小組了解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情況,針對特別貧困的家庭,常走訪、常慰問,對整戶外出務工的實行電話、微信聯(lián)系,動態(tài)掌握每戶貧困的情況,做到“一口清”。同時與村“兩委”建立分片負責包保制,每人負責1個村民小組,公布電話號碼、微信號等,收到信息實行及時回復制,確保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隨時隨地能聯(lián)系到包保責任人。
“干”,掛圖作戰(zhàn)。建立脫貧攻堅作戰(zhàn)室,制作脫貧攻堅作戰(zhàn)圖,列出目標任務、時間進度,拉出單子,明確責任,一條一條抓落實。按照戶脫貧的“6條標準”,建立《脫貧攻堅對標對表銷號表》,對貧困戶收入情況、住房情況、醫(yī)療情況、教育情況、養(yǎng)老情況和享受扶貧政策的情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做到發(fā)生變化第一時間更新,出現(xiàn)問題第一時間研判,制定措施第一時間落實,一戶一戶抓推進。整合“3支隊伍”工作力量,成立重點難點任務工作組,對建房困難、人居環(huán)境整治、產業(yè)扶貧等問題進行專項專干,一個一個破難題。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駐村扶貧工作隊堅持每季度向市委組織部部務會專題匯報一次駐村扶貧工作開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2018年,駐村扶貧工作隊通過向市委組織部和市直有關部門匯報對接,爭取到貧困戶建房幫扶資金、村級活動場所建設資金、村民小組產業(yè)公路建設資金等166萬元。
“講”,政策宣講。駐村扶貧工作隊始終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充分發(fā)揮“新時代講習所”的作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扶貧政策、培訓技能技術、搭建務工平臺,動員群眾爭當“烏蒙脫貧能手”。通過逐戶走訪、召開院壩會、火塘會,開展“三講三評”和“三同五促”等方式開展感恩教育,宣講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宣講群眾身邊的脫貧致富典型,讓群眾“吃水不忘挖井人”,感黨恩跟黨走;讓群眾搞清楚脫貧攻堅誰來扶、扶什么、怎么扶;讓群眾從內心深處改變“爭當貧困戶”“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明確發(fā)展目標,增強內生動力。
2018年,駐村扶貧工作隊共組織扎實溝村開展“三講三評”和“三同五促”活動28場次,參與黨員群眾2000余人次。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扎實向前進”微信公眾號,將扶貧政策、熱點新聞和村務全透明公開搬到手機上,主動接受群眾監(jiān)督,讓群眾對扶貧工作一目了然,讓黨的聲音傳入家家戶戶。2018年6月,田坎村民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張?zhí)t主動向村委會申請退出貧困戶,他說:“我還年輕,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庭真正富裕起來,靠黨和政府幫扶不是好漢。”
“學”,常學真學。駐村扶貧工作隊大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教育引導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規(guī),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針對村黨總支下屬黨支部力量薄弱的實際,派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兼任部分村民小組黨支部書記,帶領支部正常開展組織活動,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積分制管理”“黨費日”“黨員政治生日”“主題黨日”等5項基本制度,讓每一名黨員每月接受教育。2018年,駐村扶貧工作隊緊扣“三講三評”和“三同五促”活動,組織扎實溝村全體黨員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8次,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累計講黨課18次。
“做”,做合格隊員。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委、政府的形象,一舉一動都是黨員群眾效仿的模樣。因此在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方面,從最小的值班坐班紀律抓起,嚴格落實駐村工作紀律,實行每天上午8時30分前簽到制度,每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每月駐村超過25天,同時嚴格請銷假制度,著力固本、培元、正行,強化駐村意識,確保每一名駐村工作隊員都是合格的隊員。
“想”,理清思路。思路清則方向明,脫貧攻堅不能蠻干、亂干。結合每一戶貧困戶的貧困實際,每周召集鄉(xiāng)(鎮(zhèn))、村“兩委”、駐村扶貧工作隊對每家每戶進行分析研判,從住房、收入、教育、醫(yī)療等方面進行逐戶研究,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對預期不能脫貧的農戶,換方法、改措施,確保脫貧動態(tài)跟進。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脫貧一批、外出務工脫貧一批、發(fā)展產業(yè)脫貧一批、發(fā)展教育脫貧一批、醫(yī)療救助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等脫貧方法,保證貧困戶短期能脫貧,長期能致富。根據(jù)“村”出列十條標準,一條一條擬定規(guī)劃,確保村出列達標。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建房資金不足,無法在規(guī)定時限內達到搬遷入住的現(xiàn)狀,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率先帶頭捐款,并會同村“兩委”通過公開募捐等方式籌集社會幫扶資金19萬元,幫助部分貧困戶完成房屋裝修。同時,為了解決貧困群眾“拖到最后得利”和攀比的問題,駐村扶貧工作隊商議將該筆資金以村委會的名義“借”給貧困戶,由被幫扶貧困戶與村委會簽訂承諾書,承諾將以參與村集體公益事業(yè)、積極響應并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幫助調解周邊矛盾糾紛、主動配合村委會開展脫貧攻堅相關工作等方式抵扣所借資金。讓貧困群眾在得到社會幫助的同時又能通過自身勞動回報社會,在潤物細無聲中讓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 娟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