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11-27 09:32昭通市各級黨組織及黨員干部堅持敞開大門搞教育,在自己找、集體議、上級點的基礎(chǔ)上,采取請群眾提、聽群眾說、讓群眾評的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主動接受群眾評判,切實讓群眾參與到學習教育、調(diào)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全過程中來,不斷增強群眾在主題教育中的獲得感。
建立基層“直通車”,線上線下請群眾提。全市各級黨組織通過設(shè)立意見箱、發(fā)放征求意見表、接收群眾來信、熱線電話等“線下”方式,廣泛征集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門戶網(wǎng)站、地方新聞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留言、微信群、郵箱等“線上”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拓展群眾意見的廣度和深度。
干部群眾“面對面”,群眾家門口聽群眾說。昭通市在主題教育中堅持走實群眾路線,廣大黨員干部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基層一線,通過召開“院壩會”“火塘會”,面對面傾聽群眾的呼聲,和群眾話家常、聽意見、解難題、聽評價,檢視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到矛盾最突出、困難最集中的地方調(diào)研,在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廣邀群眾“當考官”,為民服務(wù)讓群眾評。昭通市堅持開門“受閱”,廣邀全市 625 萬人民群眾當“主考官”,18 萬多名黨員干部趕考“答卷”。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學習教育、調(diào)查研究、檢視問題中查擺出來的問題,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思想擺進去,逐條梳理、逐項整改,切實讓群眾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實惠,以群眾滿意度檢驗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效。
通訊員 施汝坤 王 恒 張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