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12-07 23:4211月25日以來,永善縣用1周多時間組織易地扶貧搬遷群眾1萬多人入住紅光安置點,期間,共青團永善縣委組織學生等青年志愿者100余人(其中學生志愿者70多人)服務搬遷群眾,助力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據(jù)共青團永善縣委(以下簡稱“永善團縣委”)副書記肖蕾介紹,永善團縣委在人員非常少的情況下,精心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搬遷服務工作。永善團縣委召開了籌備會,對青年志愿者進行崗前培訓,讓志愿者樹立服務精神,明確電梯操作服務、對群眾進行安全教育、交通疏導、道路指引、為群眾送開水、發(fā)放宣傳資料、環(huán)境衛(wèi)生清理等工作內容和服務方法。
永善團縣委在紅光安置點設置9個服務點,每個點安排4至5名志愿者服務;將32名學生志愿者分為16個電梯服務組,分別在相關樓房處服務,每組從學生中選出一名同學負責服務調度;組織了以教師隊伍為主的5個回訪小組,參與已搬遷入住群眾的回訪工作。永善團縣委派出工作人員領隊,統(tǒng)籌各項服務工作。另外,按照溪洛渡鎮(zhèn)黨委、政府的安排,城區(qū)景新等社區(qū)僅留1人在辦公室值班,其余干部全部派出,每個志愿服務點由1名社區(qū)干部幫助帶領幾位志愿者開展服務。自11月25日開始,志愿者每天在各自崗位上熱情服務。
“慢慢進,慢慢進,注意安全。”
電梯服務組的志愿者,每2人負責1部電梯的操作,將搬遷群眾送上、送下房屋,將農戶的物資送上房間。遇年老的群眾,志愿者便將他們攙扶進電梯。
安置點內,“匯青春力量,助力易地搬遷”等大幅標語格外醒目。
“從這邊走,這邊走。”
“老鄉(xiāng),來,拿一瓶礦泉水去喝。”
志愿者們每天上午8點半到紅光安置點開展服務,中午在安置點搬遷指揮部食堂用餐,到下午6點半才下班。連續(xù)一周,志愿者們的熱情服務讓群眾暖心。搬貨物的志愿者們每天見到搬遷車隊一到,就紛紛與各級各相關部門干部一起,卸、搬、抬、抱、扛,幫助群眾將各種物品送到物內,特別是將床、席夢思床墊、冰箱、衣柜等大件物品送到6、7樓,要費好大的勁,但志愿者們都踴躍地抬送,天氣雖然很冷,他們臉上卻在冒汗氣。
? “他們吃得苦,很積極。”
景新社區(qū)的一位干部這樣評價。
幾天里,在安置點內隨處可見戴著紅袖套、小紅帽,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們服務群眾,他們活躍的身影在易地扶貧搬遷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據(jù)悉,志愿者來自永善縣溪洛渡職業(yè)技術學校、民族小學等學校以及移動公司、溪洛渡鎮(zhèn)村(社區(qū))等企事業(yè)單位。
12月3日全縣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紅光安置點的群眾搬遷入住工作后,志愿者才撤出紅光安置點。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易國飛文/圖?丨部分圖片由永善團縣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