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1-06 10:522002年冬月初七那天,家里殺了年豬,一只豬腳掉進(jìn)了炕肉的火坑里,等羅元林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快燒成灰。他心里“咯噔”了一下子:實在可惜了那只豬腳。過完年,羅元林就要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做工了,工作內(nèi)容是在路橋井下挖土。
2003年初,羅元林來到景洪市,開始了新的生活。12月的一天,他從井底返回井口,就在距離井口這2米處,井道突然停電,他墜入了16米深的井底,摔成重殘一級,失去了雙腿,命運被徹底改寫。比起失去的雙腿,那只豬腳又算得了什么。
2004年6月,他回到老家永善縣黃金村紙槽溝。按照醫(yī)生的叮囑,每到陽光充足的好天氣,妻子李金嵐都會把他背出來曬太陽。妻子很能干,專門給他做了一個曬太陽的支架。她把四根木樁穩(wěn)固地插在土里,用繩子將木樁成“口”字形纏繞,再把羅元林的腰綁在其中一面的繩子上,這樣羅元林就成站立姿勢,這樣一是可以全身曬到太陽,二來可以改變一下他長期“躺”的姿勢。羅元林的下半身是沒有知覺的,長期大小便失禁,妻子每天都要給他擦洗、換洗。妻子是思茅人,脾氣很好,從不罵人。要撐起這個貧困的家、要照顧重殘的羅元林、要照顧讀書的女兒,家庭的重?fù)?dān)最終還是壓垮了妻子。九年后,無法承受煎熬之痛,妻子選擇了離開,但他從未怨恨過。回憶起妻子的好,他都是面帶微笑的。
今年5月,羅元林和母親搬進(jìn)了桐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民政所及時將他的農(nóng)村低保轉(zhuǎn)為城市低保A類,納入兜底保障;每月享受特困供養(yǎng)人員生活補助732元及151元照護(hù)補助;10月份又將他和女兒納入特困人員,并給予5000元臨時救助;女兒享受城市低保A類,每月540元。女兒現(xiàn)就讀于福建省廈門市職業(yè)學(xué)院,她讀書期間,羅元林的生活起居全靠82歲的奶奶照顧。民政所工作人員和村干部到羅元林家,多次勸說他入住敬老院,但他一直拒絕。
自從住進(jìn)了桐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qū)工作人員經(jīng)常來他家走訪。樓主還留了電話號碼,再三交待他,如有緊急情況一定要電話聯(lián)系。有一次,一個醉酒的中年男人竄進(jìn)了他家,進(jìn)屋就脫衣服,到處亂翻,他悄悄給樓主發(fā)了信息,幾分鐘后社區(qū)工作人員及時趕到,把醉酒的人帶了出去。
他特別想要一臺電動輪椅,但是太貴了,要好幾千元,他舍不得買。他遞給了記者一張照片,微笑著對我說:“這是我女兒,我要等她大學(xué)畢業(yè),看她工作、看她嫁人。搬了新家,我看病、買藥也方便多了。政府那么關(guān)心我,我得好好活下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向往幸福的生活是我們走路的信念和動力。祝福羅元林,希望他在愛的路上,勇敢走下去!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