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2-22 19:16“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水富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中,有著17年黨齡的陳琳每天奔走在農(nóng)村疫情防控第一線,其平凡忙碌的身影,成為云富街道辦事處馬腦村清河組群眾眼中最美的風景。
戰(zhàn)”疫”一線的監(jiān)測員
陳琳是水富市工商業(yè)聯(lián)合會副主席,她包保負責云富街道辦事處馬腦村清河組的疫情防控工作。從接到任務(wù)的那天開始,她每天挨家挨戶的走訪,摸清了37戶128名群眾的情況,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戶60人,屬于二類居家觀察對象3戶10人。根據(jù)防控疫情工作的安排,二類居家觀察戶每天早晚兩次監(jiān)測體溫并記錄上報。由于馬腦村體溫槍數(shù)量不多、醫(yī)用酒精不足的實際情況,她主動申請使用水銀體溫計去監(jiān)測體溫,并從家中找到3個小噴瓶,分裝了家里平時備用的酒精為3戶人家送去,叮囑他們每次體溫測量前后都必須用醫(yī)用酒精噴灑消毒后再測第二人的體溫。為避免交叉感染的風險,在醫(yī)用物資及時補充到位后,她為這3戶人家各申請了一支水銀體溫計并耐心教他們使用。與此同時,她每天堅持早晚兩次入戶到位,為他們測量體溫,作好記錄。在馬腦村,有村醫(yī)提出了為各組工作人員隨身配備酒精的建議,陳琳把此事記在心里,回家后找來閑置的新小噴瓶20多個,分發(fā)給每個工作人員,解決了他們的顧慮。
走村串戶的送貨員
陳琳抗疫不忘扶貧。在每天的走訪摸排中,得知清河組村民吳澤序老人一家全年靠種菜賣菜為生,由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減少人員流動,他們的蔬菜在運輸和售賣上出現(xiàn)了困難,一家人心急如焚。了解到情況后,陳琳當即通過工商聯(lián)聯(lián)系到水富家和超市,幫助老人出售蔬菜。陳琳還通過微信朋友圈尋求幫助,有些不方便出門買菜或者夫妻雙方都投入到防控一線無暇買菜的朋友看到消息后及時聯(lián)系她。于是,她到農(nóng)戶家中走訪又多一項“兼職”——每天早上入戶的時候先把蔬菜訂單送到老人手中,請他按照訂單配好裝袋,下午入戶走訪完后到老人家中取菜、付款,再帶回給朋友們一一送去。如此一來,既幫助老人解決了燃眉之急,又為不方便買菜的朋友解決了生活之憂。有她這個“中轉(zhuǎn)站”,蔬菜訂單還被擴大到了整個清河組片區(qū),實現(xiàn)農(nóng)戶足不出戶防疫情、有創(chuàng)收和朋友們吃菜不愁買的“三贏”,她由此也被朋友們戲稱為流動的“送貨員”。
忠孝難全的“戰(zhàn)斗員”
為群眾,件件“小事”都當大事來辦。可家里,再大的事陳琳都“懶”得去管。接到恢復上班的通知,她就把還在有腿傷的11歲兒子交由在昭通的父母照顧,只身一人趕回水富上班。每天忙完后,晚上回到家再跟兒子視頻講解白天作業(yè)上遇到的難題。2月14日晚,忙完一天的她疲憊地回到家中,突然接到父親打來電話說,其母親前幾天感到身體不適,經(jīng)檢查診斷為頸部淋巴有個腫瘤需要及時切除,并決定第二天手術(shù)。想到一邊是需要照顧的母親,一邊是難以脫身的工作,她焦急萬分,卻不知所從。父親安慰她說,只是想告訴她知曉一下情況,讓她安心工作不用回來。兒子也發(fā)來信息,讓她不要擔心,鼓勵她要勇敢。想到父母的深明大義和兒子的懂事乖巧,愧疚和自責讓她淚流不止。她是母親,是女兒,可她還是一名黨員。忠與孝面前,她選擇了投入疫情戰(zhàn)斗。
疫情未息,抗“疫”不止,陳琳說,自己早出晚歸的勞累,遠不及一線醫(yī)護人員的辛苦,內(nèi)心對他們充滿敬佩。她也會以他們?yōu)榘駱雍蛣恿Γ竞脥彙⒙暮寐殻瑸橐咔槎鴳?zhàn)斗到底。
(通訊員? 李曉蓉? 姜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