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6-06 17:50“老吳哥,你又給我送東西,又幫我蓋新房,現(xiàn)在我學會了理發(fā),娃娃讀書也爭氣,沒想到我這輩子也能過上好日子,真得好好謝謝你啊。”近日,貧困戶余正高對來看望他的吳祥華說道。
“兄弟,這都得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群眾脫貧致富、安居樂業(yè),是黨交給我的任務(wù)。”看到余正高家的新變化,吳祥華欣慰地說。
吳祥華是巧家縣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的干部,同時也是余正高家的幫扶干部。
當他第一次來到余正高家時,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情形:一家人住在全是由木頭和土建成的房子里,外墻上的泥巴基本全部脫落,整體的房子已經(jīng)非常破敗,透過窗子向里面看,屋子里既黑暗又潮濕,屋里屋外一片泥濘。
“如今竟還有這樣的人家,還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回到單位,余正高家的事情一直牽動著吳祥華的心。
通過走訪,吳祥華了解到,余正高家之所以貧困,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余正高年紀大,妻子又有殘疾,勞動能力有限;二是其游手好閑,即使有點小錢也被他買酒喝了。
扶貧先扶志,吳祥華每次到余正高家,除了關(guān)心他生活情況外,還經(jīng)常找他做思想工作。
“老弟啊,你娃娃還在讀書,成績也不錯,你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可不能天天混日子呀!”
“你看村里的人都去荷蘭豆基地打工掙錢,回來蓋起了新房,你就不想去試試?”
……
聽了吳祥華一番話,余正高慚愧地低下了頭。經(jīng)過吳祥華多次苦心勸說,他終于減少喝酒,開始學起了理發(fā)。
緊接著,吳祥華開始思考如何改善余正高家的居住環(huán)境。
根據(jù)扶貧政策,余正高能享受4.15萬元危舊房改造補助資金。主體工程完工后,完成后續(xù)工程還需兩萬余元,沒了錢,房子只能就此擱置。
“無論如何,一定要把余正高家的房子修起來。”吳祥華與縣紀委監(jiān)委駐老店鎮(zhèn)尹武社區(qū)第一書記梁臣貴幾次上門動員,號召紀委監(jiān)委干部職工捐款,到縣民政局等部門協(xié)調(diào)爭取,兩萬余元建房款終于籌齊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8月6日,余正高家的房子又動工了。余正高帶著工人干活,妻子在家做飯,兩口子鉚足了干勁,分工合作,齊心為盼望了幾十年的安居夢埋頭苦干。
2019年10月23日,余正高看好了日子準備搬家,這天,縣紀委監(jiān)委駐老店鎮(zhèn)尹武社區(qū)扶貧工作隊、尹武社區(qū)干部和吳祥華帶著慰問金和物品到他家,和他們一起慶賀喬遷之喜。
雖然只是一層樓的平房,但屋內(nèi)沙發(fā)、彩電、洗衣機等一應(yīng)俱全。余正高坐在門前的院壩里,樂得合不攏嘴。
“讓貧困群眾安居樂業(yè),住房是最基本的保障。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一定履職盡責、攻堅克難,確保幫扶貧困戶住得安全、生活安心。”看到老余家的土墻房變磚房,吳祥華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