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0-07-02 16:03祖祖輩輩的羊腸小道爛泥路變成水泥路、致富路,迷惑中雪中送炭助人圓夢,從身邊小事做起不間斷發(fā)揚的雷鋒精神……每當提起A4項目,這路段沿線的老百姓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A4項目全稱為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云南都香高速公路A4項目部,沿線的故事發(fā)生在都香高速守望至洪山段(魯甸段),這段公路2017年底開工建設。
羊腸小道變成致富路
“以前的泥巴路很狹窄,兩個村民小組存在滑坡的安全隱患,修好后對村民的出行、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是條名副其實的致富路。”魯甸縣龍頭山鎮(zhèn)新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陸元武說出心里話。
新民村有26個村民小組,人口4365人,主要收入依靠花椒、核桃、板栗三個產業(yè),加上外出務工。新民村多個自然村四面環(huán)山,山路部分路段受地震影響滑塌嚴重,村里的主干道就是一條羊腸小道,群眾出行、孩子上學極為不便。2017年底進駐地震災區(qū)龍頭山鎮(zhèn)后,A4項目部通過多次走訪、傾聽當地百姓心聲,和龍頭山鎮(zhèn)政府達成協(xié)議,決定由該項目部籌措資金,擴建龍頭山翠屏村至新民村公路,助力當地脫貧攻堅。
2018年10月,經過10個月工期,這條14.6公里的水泥路完工。
“本來我們完全可以在村外面開辟一條車道,這樣很省事。但是新民村群眾的出行同樣讓我們掛心,所以在村里修了這條路。設計的是兩車道,與都香高速公路魯甸境內的樂紅出入口連接。” A4項目部黨支部書記邵振介紹,為群眾辦好事、干實事,都香高速公路大項目贏得了村民的稱贊和信任。
愛心溫暖學子心
“如同雪中送炭,送來1萬塊助學金。”事情過去了近兩年,6月28日,回想起當年的事情,蔡青孟依然難忘。
蔡青孟是龍頭山鎮(zhèn)人,2018年8月以昭通市第3名的總成績考入北大醫(yī)學部。家里5口人,哥哥在玉溪讀書,弟弟上小學,全靠父母在街上做點小生意和種植花椒生活。
每年高考后, A4項目部都會聯(lián)合當地黨委政府助學,為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寒門 “準大學生”送上慰問和愛心助學金。蔡青孟,就是這幾年眾多學子中的一個代表。
2018年8月3日,項目部和當地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來到蔡青孟等同學家中,送去助學金。
“我想上大學,畢業(yè)后努力賺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這是其中一名貧寒學子的愿望。
“走出去,走出大山去,去看看這個精彩的世界,用知識和力量,建設家鄉(xiāng)、回報社會!” 項目部的 “藍馬甲”大學生志愿者鼓勵著同齡小伙伴。
不僅如此,每年兒童節(jié),項目部都要聯(lián)合當地團委、婦聯(lián)為相關鄉(xiāng)(鎮(zhèn))留守兒童、小朋友們送去空調、桌椅、圖書、文具、籃球等節(jié)日禮物和溫暖的祝福。從2017年進駐魯甸以來,項目部情系貧困山區(qū)不間斷,用滾燙的愛溫暖了學子們的心。
孤寡老人不孤寡
“說實話,我當時真想過不活了。”69歲的謝維禮遇到很多人都會袒露心聲。
地震帶給他的傷害太大了。2014年魯甸6.5級地震時,遠嫁外地的兩個女兒帶著4個外孫回來看望謝維禮并幫忙摘花椒卻遭受天災,家里親人一個都沒有了,剩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2015年11月29日,謝維禮沒花一分錢,搬進了在原址上重建的108平方米樓房。喬遷之際,愛心企業(yè)送來電視機、洗衣機、冰箱、取暖器等家用電器,愛心人士送去了沙發(fā)、茶幾等家具。在感受社會大愛的同時,謝維禮也在用行動回報社會:在修建謝家營盤組道路時,他主動將自家的土地無償捐出,用于建設社區(qū)道路和公共活動場所;作為孤寡老人,鎮(zhèn)村兩級把他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卻說:“我身體還好,山上還種有100多棵花椒樹,生活沒有問題,堅決不當貧困戶。”
2019年1月19日,謝維禮家中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們受苦了,我一直牽掛你們!”緊緊握住習近平總書記的手,讓痛失6位親人的謝維禮銘記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及黨委政府一直牽掛著他。
在得知謝維禮老人的不幸遭遇后,A4項目部的黨員和職工們就變成了老人的“親人”,每逢重大節(jié)日都要到謝維禮家看望他。
自進駐魯甸以來,連項目部都不記得走進謝維禮家中多少次,送米、油等生活物資,陪老人聊天,清掃庭院、幫忙做家務等,中秋、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項目部“藍馬甲”志愿者小分隊的問候從未缺席。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慰問和關懷,謝維禮從地震的陰影中逐漸走了出來。
不僅如此,由于龍頭山地處云貴高原,地形復雜、圍巖破碎、土質疏松,加之夏秋季陰雨連綿,很容易引發(f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項目部多次組織人員、機械設備對受阻村道進行排危保通,保證居民的正常出行,自2017年底項目進場以來,累計出動搶險排危機械設備40臺次。
慰問災區(qū)孤寡老人、貧困黨員,為沿線百姓辦好事、干實事,項目部和群眾的故事遠不止這些,他們的愛一直在延續(xù)……
(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建忠 周 燕 張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