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0-08-12 09:26近來,有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質疑“美化自殺”、內容不適合孩子閱讀等,其中不乏知名作家的作品。
據國家新聞出版署發(fā)布的《2018年全國新聞出版業(yè)基本情況》顯示,2017年全國出版的少年少兒讀物新版就有22791種之多;更有調查數(shù)據顯示,2018年中國少兒圖書零售規(guī)模則達到了234.59億元……兒童讀物之多,的確超出想象。兒童讀物存在的種種問題,讓很多家長憂心忡忡。
如果包含大量負面信息、低俗內容的兒童讀物流通于市,顯然是“毒物入侵”,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言,存在極大的隱患。當然,也有不少專業(yè)人士表示,書中的一些東西刪掉容易,但孩子的經歷是沒有辦法刪掉的。這就意味著,兒童讀物怎么寫?什么能寫?什么不能寫?能寫的可以寫到什么程度?等等問題,在出版界應有必要的共識與標準。
把關兒童讀書,的確需要多措并舉。首先,出版機構應站好崗、把好關,因為這是“第一道防線”;其次,監(jiān)管部門應及時發(fā)力,成為出版機構后端的一道關卡,若是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糾正,若是出版機構屢次出現(xiàn)類似問題或出現(xiàn)問題后不及時處理,應給予嚴重處罰,與此同時,也可適時推出“分級制”,最大限度地規(guī)避風險;再者,學校也應成為兒童讀物的把關人;最后,家長作為兒童讀物的“最后一道防線”,應當好“守門員”。
可喜的是,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年以來持續(xù)開展“護苗2020”專項行動,其中“綠書簽行動”旨在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數(shù)據統(tǒng)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查繳非法有害少兒類出版物13.2萬多冊,這樣的做法,是積極的行動與努力。我們也希望,社會各方都能積極參與、同心協(xié)力、用心用情,為兒童們的健康“悅讀”保駕護航,共同守護好孩子們干凈健康的“悅讀”空間。
(通訊員? 龍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