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9-13 18:35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教師的事業(yè)不就是葉的事業(yè)嗎?平凡中孕育著希望,奉獻中閃耀著光芒,平凡的他們甘為人梯,只為讓祖國的花朵站得更高、開得更美。喬家奎就是這群平凡人中的一員。
選擇了教育? 就要風雨兼程
2001年,剛從昭通地區(qū)師范學校畢業(yè)的喬家奎,懷揣著日思夜想的教師夢,帶著滿腔熱情,背著行囊向昭陽區(qū)蘇甲鄉(xiāng)井底小學永勝德校點奔去。
經過一天的跋山涉水,喬家奎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昭陽區(qū)蘇甲鄉(xiāng)井底小學永勝德校點。該校點是蘇甲鄉(xiāng)最偏遠的山區(qū)學校,海拔3000米左右,常年多霧、氣溫偏低,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坐落在村子旁邊的學校,有7間土坯房,2個公辦教師、4個代課教師,他們均是本地人。
喬家奎說,他是農村來的,是農民的兒子,對學校的樣子早就在心里想象過很多遍了,但見到學校,心里除了失落就只剩下失望。這不像是一個學校,從教室到操場,沒有半點學校的氣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教室在四周山坡和濃霧的映襯下,一副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仿佛很快就要被黑夜吞沒。
校長陳勇熱情地把喬家奎帶進一間屋子,對他說:“這里條件確實很艱苦,學校除去6間教室,就只剩這間辦公室了,我和其他老師上完課就回家,這里就給你當宿舍吧。你把里面收拾一下,我找?guī)讐K板子來給你鋪床睡覺,外面這間就當辦公室,學生放學后,你就可以在這里燒火做飯吃了。”陳勇說完就出去找鋪床的木板了。
看著昏黃的煤油燈照亮下的屋子,房屋的頂上結滿了蜘蛛網(wǎng),四周墻壁上的泥土,用手輕輕一觸碰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落。喬家奎的心也像這泥土不斷地往下沉,一天沒吃東西的他感覺有些昏天暗地,四周非常地靜,原本只是秋天,他卻感覺到了陣陣寒意。
陳勇很快找來了木板,在倆人的共同努力下,終于鋪好了睡覺的床。
陳勇走后,喬家奎心里非常地忐忑,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拉開了很大的距離,他似乎又一次徘徊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對未來充滿著無限的恐懼和迷茫。
昏睡中的喬家奎,突然被屋外悉悉索索的聲音吵醒了。他打開門一看,只見十幾個小腦袋正在偷窺他,門邊墻角的樹枝早已經堆成一座小山。見他開門,這些學生個個一溜煙就跑了。見他們沖進一間教室,喬家奎便跟了進去。只見他們的腳上都沾滿了泥巴,有些褲腳也是濕的。喬家奎問他們?yōu)槭裁醋呗钒蜒澴佣寂獫窳恕?/span>
“老師,我們幫你揀柴,林子里有露水,褲腳就濕了!”
“老師,你煮飯要用柴!”
“老師,你給要來教我們班?”
“老師,你從哪點來?”
看著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個不停,一向能說會道的喬家奎竟有些語無倫次,不時,有幾雙小手偷偷地往他衣服兜里塞東西。
走出教室,五味雜陳的喬家奎回到宿舍,他好奇地掏出兜里的東西,有核桃、有雞蛋、有燒得金黃的洋芋......
喬家奎說,就在那一刻,他的心像被電擊了一般,整個人瞬間清醒過來,他找到了在那里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陳勇安排喬家奎去上五年級。第一次走上講臺,喬家奎心里有些激動,他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教學生們讀課文,可是學生們竟不會讀,有幾個膽子大的學生問:“老師,你講的是哪個國家的話,我們聽不懂!”
聽完學生們的話,喬家奎有些哭笑不得,他趕緊向學生們解釋自己說的是普通話。
“啥是普通話,是不是我們上初中要學的英語話?我姐姐說上初中要學英語!”有個學生舉手站起來說,看著他驕傲的表情,其他學生都向他投去了贊賞的目光。
“普通話是中國話!是我們的母語!”喬家奎非常慎重地說。
學生們不再說話,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喬家奎的人生第一課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
下課后,喬家奎找到了校長陳勇,陳勇告訴他說:“這里不通電,不通路,村里沒有電視機、收音機,之前教他們的教師也是這個學校五年級畢業(yè)的,娃娃教娃娃,都用方言講,所以你講的普通話,他們聽不懂,你就用方言跟他們上課,他們只聽得懂方言!”
聽完陳勇的話,喬家奎一臉茫然,但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
第二節(jié)課改用方言流暢多了,只是用方言讀課文,喬家奎感覺怪怪的,一節(jié)課下了,問題多如牛毛,五年級的學生還不會漢語拼音,全班20多個學生,一半以上的還不會讀“a、o、e”字母。
《管子·權修》中寫道:“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樹木容易,樹人難,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喬家奎第一次感覺自己肩上責任重大,鐘情于《平凡的世界》一書的喬家奎,下定決心要像書中的孫少平一樣在平凡的工作中做不平凡的自己。
在淡泊中追求? 在奮斗中奉獻
喬家奎決心要在這“三不通”的學校為學生們打開另一片天空。他利用周末的時間進了一次昭通城,用自己第一月工資買了一個錄音機、一個籃球、一把吉他和一些書籍。
返回學校后,喬家奎用錄音機把學生們讀書的聲音、說話的聲音錄進去再放給他們聽,學生們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他嘗試著教學生們講普通話,用普通話朗讀課文,面對新鮮的事物,學生們的求知欲大大增強,學習興趣也越來越濃。
課余時間,喬家奎就教學生們彈吉他。他帶領學生找了一些樹木,在操場上簡單地搭了一個籃球架,教學生們打籃球。
喬家奎說,雖然學校里條件不好,但是學生和家長們都很熱情淳樸,我開始不會燒柴做飯,把鍋熏得黑乎乎的,有一個學生的母親就來幫我洗鍋,教我做飯,因為這位母親也姓喬,就認我作弟弟,直接叫我到他家里去吃飯。臨近寒冬臘月,村里幾乎天天都有人家殺豬,不管是不是我教的學生,都要拉著我到他們家里去吃殺豬飯,從他們身上我感覺到了家人的溫暖。
在喬家奎的耐心教育下,學生們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寒假來臨,他收拾好行李,向回家的路走去,剛到村口,只見一群學生正站在那里,突然耳邊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
喬家奎不解地走過去問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只見學生們個個眼里都噙滿淚水。
“老師,您要走了,我們湊錢買了炮仗來歡送您......”
“老師,我們舍不得你走......”
有幾個小女生已經開始抽泣起來。
“過完寒假,我就回來了,我還要把你們教到畢業(yè)啊!”喬家奎趕緊安慰他們說。
“真的,老師,你還要回來教我們!”
見喬家奎點頭說是,學生們立刻破涕為笑,個個歡呼雀躍起來,他們七手八腳地搶過喬家奎身上的行李,像一群歡快的小鳥一樣追逐在喬家奎身邊,學生們把喬家奎送了好遠好遠......
在永勝德學校教了兩年,喬家奎圓滿地把那班學生教到了六年級畢業(yè)。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多年以后,那些學生有些自主創(chuàng)業(yè)當了老板,有些成家立業(yè)當了父母,有些成了國家公職人員......喬家奎經常都會收到他們的來信或是電話,他們依舊尊稱喬家奎老師,依舊懷念小學的那段美好時光,依舊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喬家奎因為教育教學工作出色,在永勝德學校教滿兩年后就被調到井底完小任校長,兩年后被調到新店小學任校長,兩年后又被調到蘇甲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任校長。從小學到中學,喬家奎始終堅守著當初在永勝德學校教書時的那份初心。喬家奎說,教師是平凡的,不像農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像商人,出賣商品,收獲金錢;不像科學家,能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杰作;不像服裝師,能設計出新穎的奇裝異服……我們只能在三尺講臺上,默默地耕耘著自己心中堅持的那份希望。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每個學生的心中都有一團火,我的使命就是去找到它并且將其點燃,讓它熊熊燃燒,照亮每個學生的前程,照亮他們的一生。
相比小學,蘇甲中學的校長就不是那么輕松了,喬家奎初到蘇甲中學,當時還是九年一貫制學校,中學小學校長一肩挑。工作瑣事繁雜、肩上擔子不斷加重,喬家奎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喬家奎說,蘇甲鄉(xiāng)九年一貫制學校雖然是中心完小,又在蘇甲鄉(xiāng)集鎮(zhèn)的旁邊,但是學校校舍簡陋,中小學就隔著一條小路,都沒有圍墻,學校四通八達,學生上體育課總是會被周邊農戶家的牲畜打擾,有時候是一條豬向學生沖過來,有時候是馬和牛......不僅安全沒有保障,衛(wèi)生也很難保持。為營造干凈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規(guī)定每天打掃三次,但是學生們剛剛打掃干凈的操場,瞬間就被路過的牲畜糞便污染了。學校師生沒有安全的宿舍,只能借用原來衛(wèi)生院的老房子,兩層樓磚木房,一樓住家遠的學生,二樓住老師,一樓和二樓的隔層是木板,有些木板爛了很多洞,從洞里樓上樓下可以相互看到。在這樣的條件下,全校教師還是認認真真地教學。
在上級領導的關心關懷下,學校開始新建校舍,教師隊伍也不斷壯大,專業(yè)化教師越來越多。喬家奎開始思考學校的發(fā)展,他說,“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學校的發(fā)展是教育的基礎,學校的發(fā)展方向指引著教師和學生努力的方向。本著“依法治校,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我們確定了學校的辦學宗旨是為師生的綠色成長服務;培養(yǎng)目標是成就師生綠色人生;制定了“一訓三風”(即:校訓:習慣養(yǎng)成奠基幸福人生,個性特長放飛綠色夢想;校風:和諧、文明、感恩; 教風:愛生、敬業(yè)、創(chuàng)新;學風:尊師、樂學、勤奮)。
為豐富學生課外活動,喬家奎組織有特長的教師開設了跆拳道興趣班、音樂舞蹈班、書法班、美術繪畫班,開辟了閱覽室。借助“六一”兒童節(jié)、五四青年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開展大型的文藝表演活動,詩歌朗誦、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舞臺上大放光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為推進學校內涵發(fā)展,喬家奎把到邯鄲學習的經驗融入到學校教研活動中,經過不斷聽課、不斷摸索、總結,終于打造出了“六環(huán)教學模式”(即:激情導入、明確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當堂檢測),并在全校教師中推廣。實踐證明“六環(huán)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師教的水平和學生學的興趣,深受師生們喜愛,蘇甲中學的教育教學成績逐年提升。
喬家奎不僅是一位好的校長,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物理老師。他每天早晨6:30就到操場,帶領全校學生跑早操,陪學生吃營養(yǎng)早餐,晚上10:30檢查完學生宿舍才回自己的宿舍。他所帶的班級在2013年中考時,有兩名學生達到了昭通市一中的錄取分數(shù)線,數(shù)名學生考取了高中,所教物理學科中考平均分60多分,創(chuàng)下了蘇甲中學中考的歷史新高。
喬家奎說,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我喜歡教書,喜歡跟學生們在一起,我想做一根火柴,用我的星火去點亮學生們奮斗的夢想之花。
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
2016年,喬家奎考進了昭陽區(qū)鳳凰中學。在人才輩出、人才濟濟的鳳凰中學,喬家奎意識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他堅持天天看書學習,虛心向別人請教。2018年9月到2019年1月,喬家奎參加了云南省第一期“萬名校長培訓”,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作為學校課程室主任,喬家奎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投入到學校“助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建設中,參與制定《鳳凰中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和《校本課程目標和設置》,參與編撰的《鳳凰中學“助行”課程——課程助力師生成長》一書也即將出版發(fā)行;獨立編寫校本教材《翰墨雅韻》;在昭通市彭澤剛名校長學術工作室,喬家奎擔任校長助理,擔任《做有思想的教育——彭澤剛名校長工作室研修成果集》一書副主編;2020年5月又參與編寫了《昭陽區(qū)2020年初中勞動與技術學業(yè)水平檢測考核量化標準》。
西漢文學家劉向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喬家奎通過學習,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在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建“潤澤課堂”。他說,學習應是“潤物無聲”的過程,沒有程式化的掌聲,沒有嘲笑和挖苦,學生在無拘無束、自由和諧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探究,釋放情感。學生們都喜歡上他的課,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喬爸爸!”。喬家奎所教班級在期末考試中物理成績多次為年級第一,他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上級部門的認可,2014年、2017年、2019年都被中共昭陽區(qū)委、昭陽區(qū)人民政府授予“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2018年在昭陽區(qū)教育局組織的“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園)長”學術工作室年度考核中榮獲“優(yōu)秀學員”稱號等榮譽。2018年被昭陽區(qū)教育局聘請為“昭陽區(qū)2018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研討會”物理學科專題研討主講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昭陽教育的征途中,喬家奎只是萬千教師中的一員,他們沒有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有色彩斑斕的傳奇,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勤勤懇懇的工作,平凡而淡泊,敦厚而樸實。但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像喬家奎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情,突破不平凡的自己,才能讓昭陽教育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通訊員?曹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