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0-10-21 15:56近日,筆者走進思源社區(qū)1棟1單元1202室,與王正才老人以及王學美和張明文老人拉起了家常,聽他們講述親身經歷的發(fā)展變化,感受他們身邊濃濃的親情。王正才是一個跨越世紀的人,雖然聽力不好了,但是身體還很硬朗,能夠自己穿衣穿鞋,簡單自理。83歲的女婿張明文和82歲的女兒王學美兩位老人想到搬到靖安新區(qū)后,居住條件變好了,有義務和責任讓辛苦了一生的父親安度晚年,為他盡孝。經過反復勸說把老父親從四川接過來,一起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家,一家人同住,其樂融融。
“我們老家山高路遠氣候差,一年到頭不是包谷洋芋就是蕎子粑,黨和政府對我們老百姓很關心,這種幸福以前真比不了,我們積極響應搬新家,兒子、女兒和幺妹以及全組 17 戶人家都高高興興地搬到靖安新區(qū)。以前在老家的時候干部們非常關心我們一家,為我們送衣物,爭取低保,還為我們的孫兒出錢治病,搬到這里以后,干部(管理中心和社區(qū))對我們特別照顧,隨時都上門看望,端午節(jié)送來大米、菜油、水果和粽子;中秋節(jié)送來月餅和糕點;天氣冷了又送來取暖器;侄子侄女為我們買來大電視機,隔三岔五幺妹來接父親去旁邊單元小住幾天,兒子女兒隨時都來看望我們,我們現(xiàn)在過得很幸福。”說到高興時,張明文老人拿出自己制作的蘆笙滿懷深情地吹奏開來。
王學美老人說:“想想以前家里的艱苦日子,三言兩語真的說不完,現(xiàn)在的生活好得很哦,要感謝黨和政府讓大家過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希望年輕一輩一定要格外珍惜。”
(通訊員? 汪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