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10-28 14:54自疫情爆發(fā)以來,為打贏抗疫防疫戰(zhàn)爭,戴口罩、“掃碼進入”等字眼可謂隨處可見,近日,一位網(wǎng)友曬出這樣一張照片,配文僅有3個字,卻引發(fā)18萬+網(wǎng)友點贊,火遍全網(wǎng)。照片中,一塊指示牌提示,“無健康碼由此進入”,具體說的是,對使用老人機、沒有微信、無手機等無法出示健康碼的旅客開辟了專門服務通道,據(jù)了解,網(wǎng)友曬的無健康碼服務通道,出現(xiàn)在無錫火車站,還有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中曬出通過這個服務通道領取的紙質版出站通行證,更多網(wǎng)友還曬圖評論,在鄭州、福州、西安、青島等地也有“同款”暖心舉動,讓稍有寒意的初冬充滿無限溫暖。
疫情期間,出行時檢查健康碼這一行為無可厚非,但一些地區(qū)“一刀切”“沒碼不讓進”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無錫火車站這一貼心舉措曝光后,引起廣大網(wǎng)友怒贊,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流動,讓每一個在外行走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溫柔相待”。公共服務的精細化、人性化,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通過“細節(jié)彰顯境界”,一座城市就會在老百姓心中更有位置、更有分量。
一項人性化舉措、暖心的服務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形象傳播方式。正如網(wǎng)友所言:“很多城市花巨資做城市宣傳,不如把細節(jié)做好”,無錫火車站“無健康碼由此進入”通道這一貼心舉措,為小眾需求提供出口,讓那些手機沒電或無法掃碼的群眾不再成為“掃碼難民”,讓那些“被遺忘的人”感覺到尊重和善待,他們會因這樣一條充滿溫情的“綠色通道”,記住一座城。
“無健康碼通道”見證了人文關懷城市公共服務的品質與成色。“掃一掃”本是數(shù)字時代下與時俱進的產(chǎn)物,是網(wǎng)絡生活的增量,在享受其帶來的便利之時,也應當想到那些沒有搭上信息化快車的被“健康碼”困住的人,除了老年人,還有許多被教育、環(huán)境所限制的中年人,甚至許多深受網(wǎng)絡影響的年輕人也會有無法出示健康碼的尷尬時刻。“勿以善小而不為,設“無健康碼通道”,真正做到了換位思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寧可給自身“添麻煩”,也要為群眾“尋方便”,讓每一個從“無健康碼通道”路過的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和善良。
無錫火車站的指示牌,彰顯了這座城市對所有來往者的照顧和關懷,更彰顯為人民服務的本質含義,“信息時代”帶來了方便快捷,也帶來了矛盾和考題,如果每個城市在建設和管理時都能把所有人的情況考慮到,不再忽視邊緣人群,無錫火車站的這番景象將變得不值一提,那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建設有人文關懷的城市也將不再是一句說說而已的口號。
通訊員 陳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