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11-26 15:25近年來,巧家縣把離退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作為重要任務,牢固樹立抓老干部工作就是抓黨建工作,抓黨建工作就必須抓老干部工作的意識,全面提升服務管理離退休干部質(zhì)量和水平,切實讓離退休干部在政治上有榮譽感、組織上有歸屬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活動開展常態(tài)化,讓老干部老有所樂。不斷調(diào)整充實老干部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積極配合、全力支持,為老干部活動搭建平臺;每年保障老干部工作經(jīng)費40余萬元,確保各項活動得到有效開展。近年來,老年大學的舞蹈班、聲樂班、氣排球班辦得有聲有色;每月、每季度、每年分別舉辦的門球比賽、乒乓球比賽、文藝晚會和老年人運動會氣氛熱烈、精彩紛呈,充分滿足了老干部在學習、健身、娛樂、休閑等方面的需要。同時,以“六好”示范黨支部建設為抓手,積極規(guī)范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從根本上保證離退休黨員組織生活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
學習教育實效化,讓老干部老有所學。按照便于學習、樂于學習的原則,建立并認真落實《離退休干部學習制度》《離退休干部閱文制度》,依托老干部活動中心、老年大學、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等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積極組織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理論知識,每月5日、21日集中對中央、省、市、縣文件進行學習傳達,不斷滿足老干部的政治和精神需求。在老干局會議室設立書報閱覽室,為離退休干部征訂《云南老年報》《金色時光》《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學習參考》等老年報刊;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讀原文、談感受、講黨課的基礎上,對年老體弱不能參加集中學習的老同志,采取“送學式”教育,派人上門送學習材料、傳達學習內(nèi)容,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家庭、做到床頭、做到心坎,進一步豐富學習形式、增強學習效果,使老干部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聯(lián)系服務精細化,讓老干部老有所依。堅持精準精細服務的工作理念,與22名離退休干部和33名已故離退休干部配偶建立了親情服務卡,全面落實離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建立健全走訪慰問制度、參觀考察制度和情況通報制度。2019年以來,向21名離退休干部頒發(fā)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走訪慰問老干部及遺屬 103 人次,發(fā)放慰問金8.1 萬余元;組織26名老干部對白鶴灘水電站、格巧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設項目進行了參觀考察;及時召開老干部座談會,向老干部通報了全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及下步工作打算,并認真聽取了老干部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離退休干部的“三個機制”(離休費機制、醫(yī)藥費保障機制、財政支持機制),按政策及時兌現(xiàn)離休干部離休費、醫(yī)療費、生活補貼和專項經(jīng)費;加強老干部醫(yī)療保健工作,對居住在巧家縣內(nèi)的14名離退休干部進行家庭醫(yī)生簽約,每年組織離退休干部進行健康體檢,確保離退休干部各項生活待遇落到實處。
發(fā)揮余熱,讓老干部老有所為。注重發(fā)揮老同志的政治優(yōu)勢、經(jīng)驗優(yōu)勢和威望優(yōu)勢,全面引導離退休干部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為推動巧家脫貧攻堅、移民搬遷和經(jīng)濟社會全面發(fā)展凝聚起強大能量。目前,全縣由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組成的“五老”宣講團已發(fā)展到23個,參與宣講團工作的“五老”達41人,進校園、入社區(qū)、走基層,2019年開展了18堂講座,覆蓋5000余人,把正能量傳播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舉辦“晚霞映初心 朝陽續(xù)使命”主題文藝晚會,開展“我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成就”座談會、“我為新中國70周年點贊”等活動,引導老同志唱響共產(chǎn)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宣傳道德模范、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許德林等全縣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將他們樹立為帶動社會風氣上揚、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桿。今年,廣大離退休老黨員踴躍捐款36488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演繹了“最美夕陽紅”。
(通訊員 楊海茂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