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12-26 17:59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熱度不減,成了產(chǎn)品促銷和“消費扶貧”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浪潮之下,也有趁機濫竽充數(shù)、忽悠百姓、蒙騙消費者的帶“禍”直播行為發(fā)生,不僅應當警惕,更應及時加以制止。
據(jù)報道,有的地方把不好賣的積壓產(chǎn)品或質次價高的商品,通過“名人代言”或找一些所謂的“俊男”“美女”走進直播間亮相直播。他們用花言巧語把本來就是一般的產(chǎn)品,硬是鼓吹成“獨家特產(chǎn)”“稀有名貴”,或聲稱無污染、無公害、營養(yǎng)價值高,具有多種藥效功能,有益保健身體、延年益壽,甚至用“不買會后悔”“千萬別錯過”等富有煽動性的語句誘導消費者。
事實上,一場正常的直播帶貨,不管是領導露面,還是明星代言,消費者對此都有一定的信任感,這也是直播帶貨能夠迅速成為市場熱寵的“核心競爭力”。但變味的帶貨主播無疑有侵害消費者利益之嫌。希望有關部門嚴加監(jiān)管,制定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實行嚴格審核審批制度,給直播帶貨戴上法治的“緊箍咒”,加大力度進行整治,防止那些帶有欺騙性和訛詐性的帶“禍”直播擾亂市場秩序。要千方百計凈化直播空間,對不文明、不守法的帶“禍”直播,要依法依規(guī)拒之門外,積極營造公平合理、文明營銷的良好消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