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01-29 10:10彭國瓊,昭陽區(qū)五小教師,喜歡用文字書寫見聞和感受。有作品發(fā)表在《新華社APP》《課堂內外》《大美昆滇》《一點關注》《昭通日報》《昭通作家》《烏蒙山》等紙刊或公眾號平臺上。
我可愛的老母親
題記:在我生日來臨之際,寫此文獻給親愛的母親,感謝她把我養(yǎng)大,為我遮風擋雨,做我最溫暖的港灣。
?母親今年80歲了,走路不拄拐杖,依然是風風火火的樣子,說話中氣十足,精神頭比我強多了。我羨慕著調侃:我媽這種聲音,最適合當老師,不像我,連著上兩節(jié)課就要坐著休息半天才能恢復點元氣。
最近一年,母親喜歡和村子里的人抓骰子,一天下來輸贏幾塊錢,她都是樂呵呵的。疫情來了,我擔心她又去,打電話叮囑,她答應不去了。幾天后我回家看母親,她又去村子里玩了。侄媳笑著對我說:“婆婆太可愛了,這幾天疫情嚴重,叫她不要去村子里玩,她就偷偷地去,回來跟她說,不能去村子里玩了,她就孩子般地笑著,矢口否認自己去村子里玩,叫她洗手吃飯,她又開心地去洗手了。”看來,老太太還挺頑皮的,回來我得再跟她說說,疫情確實很嚴重,不能輕視。等她玩夠了回來吃晚飯時,看到我在,老太太最初的眼神有點躲閃,我假裝一臉嚴肅地說:“我媽,你又去村子里玩啦,這個疫情嚴重得很,病人的口水在空氣里都會傳染的,你一天跟她們抓骰子,那些人接觸了什么人,她們的家人接觸了什么人我們都不知道,太危險了,你一定要答應我,不能再去玩了。”母親訕訕答應著:“是了,我不去玩了。”繼而辯駁道,“她們一天都在家,沒有接觸哪個,不會傳染的。”之后,我每天都會打電話問母親在哪,母親忙安慰我:“不要擔心,我聽你的話,好好在家待著的,哪點都沒去。”聽完,我有點想笑,這可愛的老太太,什么時候輪到她要來聽子女的話了?
女兒今年考上大學,我因為工作原因不能請假去送孩子。女兒是母親和兩個哥哥家7個人浩浩蕩蕩送去讀書的。聽說要送女兒,母親特別興奮,一方面是可以送她一手帶大的外孫女去讀書,看看外孫女將要在那生活幾年的城市,看看要讀幾年書的那所學校,這樣她會比較放心。另一方面,母親身體還硬朗,又喜歡熱鬧,趁她身體還好,有機會都帶她出去走走。每次說帶她去看外面的世界,母親就會很興奮,這次更是異常高興。
她常常會跟我們回憶起去看過的城市,談論有趣的事,甚至幾十年前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她都會拿出來跟我們說。曾經的我不理解,為什么那么久遠的事,于我們來說很陌生的人她都會提起,所以總會打斷她。現(xiàn)在想想,實在不應該。回憶會讓我們想起快樂和美好,即便當時是刻骨銘心的疼痛,哪怕流著淚也會去回憶。只因想證明自己曾經是多么快樂,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遇到過許多有趣的人;也或者是用回憶的方式告訴自己,告訴別人自己曾經是多么堅強,由此生出一種挺過來的自豪感。我的頓悟讓我不會再打斷母親訴說曾經的悲喜憂樂,不忍阻擋她想在潛意識里告訴自己,同時也告訴我們活著就該堅強。
前幾天我接到母親電話,說是二姨爹腰痛,讓我問問李醫(yī)生住院報賬的問題。她在電話里跟我提到另一件事,讓我對這老太太實在無語,但又覺得她怎會如此可愛。她說,隔壁的女人一直念自己腰疼得難受,母親把她帶到李醫(yī)生那去治療,李醫(yī)生是我二十多年前就認識的老朋友,我們一家人對他的醫(yī)術都很信任。母親擔心鄰居以為她是醫(yī)托,為了消除鄰居的顧慮,自己只是頸椎有一小點疼,她就開了五天的住院來治療。我聽后又好氣又好笑,說:“她疼你帶她去已經不錯了,不治療就算了,還要挨幾天的針,叫我咋個說你呢?”轉念一想,老太太這么熱心,又善解人意,挨針她都愿意了,我還忍心再說她什么。
母親的可愛正如吃到甜的水果時,她總會裝出酸得很的樣子,呲著牙,咧著嘴,皺著眉,說太酸了,就不吃了。吃到酸水果時,她又說甜得很,叫我們嘗嘗,我們一吃,酸,都不吃了,她卻獨自在那享受。后來我一琢磨,應該是母親知道我不喜歡吃酸水果,愛吃甜水果,所以每次吃到甜水果,故意說酸,其實是留給我吃,吃到酸水果說甜,是不想浪費。
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母親已做好飯菜,那天的青菜又嫩又甜,我覺得奇怪,問母親:“我媽,你是不是在青菜里放糖了?”母親咬死不認,因為她知道我喜歡吃青菜帶點涼苦的那個味。過了很久,我們再次提起這件事,母親才承認她確實放了點冰糖。看,這個會撒謊的老太太,此時,我反倒覺得她很可愛。
家有一寶,老母安好!我可愛的母親,對我們從來沒有無理取鬧,沒有倚老賣老,更多的是默默付出,對我們的責難常常選擇隱忍,事后,方覺自己無知自私。
母親一輩子做了我們六姊妹溫暖的港灣。現(xiàn)在她老了,我們都愿意做她堅實的靠山,唯愿母親安好,幸福常在。
來源:昭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