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阿拉爾的春天

 2021-04-14 14:47  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1年4月我因出差再次來到新疆阿拉爾市,感覺春天的阿拉爾有著不一樣的生機和美麗。

阿拉爾市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阿拉爾的春天比南方昭通的春天晚了近半個月,這時的阿拉爾像情竇初開的少女,繁花綻放的櫻花、含苞欲放的海棠花……,粉紅色、紫紅色交相輝映,在路邊連成一線,列隊成行,像是夾道歡迎遠方的客人。塔里木河春水流淌,悄悄訴說著冬天里的故事,河邊楊柳樹萬條垂下,綠絲在風中搖曳。耐寒的酸棗樹枝還掛著串串干癟的果實,卻又嫩芽初黃、再現(xiàn)生機。遠遠看見毛白楊的深綠在灌木叢中特別醒目。年輕的胡楊樹整整齊齊地佇立在條田邊,像士兵忠誠守衛(wèi)著剛剛播種下地的棉花田。

阿拉爾市位于新疆地理中心,轄區(qū)面積6923.4平方公里,總人口41.6萬,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天山冰雪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慢慢融化,溪流匯集成阿克蘇河、和田河、喀什噶爾河和葉爾羌河四大河流在這里交匯形成塔里木河主流,穿阿拉爾城而過,流向塔克拉瑪干沙漠,全長2437公里,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流。塔里木河又因季節(jié)雨量河道變化被稱為“無韁之馬”。阿拉爾又是南疆水資源最為豐沛的地區(qū),境內多浪湖、塔里木湖、葉爾羌湖、千鳥湖4大湖泊富集全域。

阿拉爾市的永寧鎮(zhèn)和沙河鎮(zhèn)地處世界自然遺產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腳下,冰峰雪線四季可見,巍峨的天山和美麗的草原勾勒出美麗的畫卷,如詩如畫。阿拉爾又是中國離沙漠最近的城市,毗鄰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沙漠之門”的美譽。阿拉爾還擁有世界最豐富的原生胡楊林的標本庫和基因庫,沙漠中頑強生長的胡楊林和因河流改道導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睡胡楊谷”景觀,讓這里成了植物學家的天堂和攝影家的樂園。

阿拉爾市是一座擁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城市。這里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資源和悠久的歷史人文底蘊,是塔里木河起源地,是絲綢之路必經地,是昆崗文化發(fā)掘地,又是三五九旅傳承地。阿拉爾市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塔里木河在這里起源形成主流,開始統(tǒng)稱塔里木河,眾所周知塔里木河流域成為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阿拉爾位于古絲綢之路的夏特道和龜茲于闐道的交接點上,是龜茲古國的一部分,隸屬于西域都護府,是古代綠洲絲綢之路的必經地,世界四大文明體系(中原華夏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匯聚于此,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qū)(新疆)中線的重要戰(zhàn)略支點。阿拉爾在古代文獻中被稱之為昆崗,境內擁有方圓20——30公里的永寧和昆崗兩個古墓群,是4000年前部落族群繁衍生息的歷史見證。西漢武帝派鄭吉開始了屯墾戍邊的歷史,其駐守遺地在庫車、阿拉爾一帶,數千年來中央王朝對新疆的治理和開發(fā)綿延不斷,新中國成立后,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亙古荒原上奏響了一曲曲“開發(fā)塔里木,建設阿拉爾”的凱歌。1949年11月,由王震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zhàn)軍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五師(前359旅)進駐阿克蘇,1953年6月,步兵五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qū)農業(yè)建設第一師,次年歸屬新疆軍區(qū)生產建設兵團。

阿拉爾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來到春天的阿拉爾,讓我深受教育和震撼的還有扎根于這塊廣闊土地上的“胡楊精神”“兵團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在新時代新階段煥發(fā)出的勃勃生機和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

胡楊是新疆最古老的樹種,又稱“沙漠英雄樹”,人們贊美胡楊,不僅因為其風姿,更因為胡楊的生命力中蘊含著“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扎根邊疆、甘于奉獻”的精神。“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胡楊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各族兒女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甘于奉獻,奮力為建設一個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y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做出貢獻。

在半個多世紀以來,一批一批來自五湖四海的優(yōu)秀兒女,前赴后繼,團結聚集在兵團的大旗下,肩負著黨中央賦予兵團建設新疆、保衛(wèi)新疆的歷史使命,扎根邊疆、無私奉獻,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始終與兵團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同步,始終保持朝氣蓬勃、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和活力,“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像一面鮮紅的旗幟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兵團人奮發(fā)圖強、不斷前進。

三五九旅的全稱是八路軍第一二0師三五九旅,由長期戰(zhàn)斗在湘鄂贛地區(qū)的紅六軍團改編的第七一七團和由紅三十二軍改編的第七一八團組成。膾炙人口的《南泥灣》被人傳唱至今,“花藍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又戰(zhàn)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范,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三五九旅創(chuàng)造的一手拿槍、一手拿鎬,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南泥灣精神,成為人民軍隊克服任何艱難險阻的屯墾軍魂,成為激勵三五九旅后人不斷奮進的光榮傳統(tǒng),也成為我們黨屯墾史上高高矗立的一座豐碑,黨中央、毛主席專門召開歡迎大會,高度贊揚三五九旅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八路軍總部和邊區(qū)政府分別授予三五九旅“模范黨軍”“百戰(zhàn)百勝的鐵軍”稱號。“三五九旅”這一戰(zhàn)旗,從抗戰(zhàn)一直舉到解放戰(zhàn)爭,在炮火硝煙中吶喊沖鋒了12年。在解放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反攻階段,五師、六師塵戰(zhàn)西北戰(zhàn)場,參加了著名的扶眉戰(zhàn)役、蘭州戰(zhàn)役,解放了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兵臨玉門關,直叩新疆大門,促使國民黨在新疆軍政當局起義。

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第一兵團先后從二軍、六軍抽調大批優(yōu)秀的政治干部對民族軍和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三五九旅的精神成為駐疆人民解放軍的整體精神風貌。從此,以三五九旅為基礎整編派生的兵團農一、二、四師所轄數十個團場的廣大職工和家屬們,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圍,深深地扎下根來,在“死亡之海”奏響了生命的樂章,在亙古荒原上描繪了綠色的奇跡。20世紀60年代,王震將軍專程到阿克蘇看望他的老部下,緬懷三五九旅的戰(zhàn)斗歷程,慨然題詞“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zhàn)千萬里,屯墾在天山”。生動地揭示了兵團同三五九旅的傳承關系,兵團人非常自豪地稱之為“三五九旅的傳人”,他們爭的不是老一輩創(chuàng)造的榮譽,而是蘊含著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南泥灣精神;他們不只是認同自己同三五九旅之間這種天然的血脈傳承關系,更是認同三五九旅為了救民族于危亡、解人民于水火而出生入死、身經百戰(zhàn),九死一生,不懼任何困難,不怕流血犧牲的高昂斗志和英勇行為。三五九旅作為一個品牌,成為兵團人價值追求的高峰和兵團精神的代名詞;兵團人也用熱愛祖國的生動實踐,維護著三五九旅的榮光。

金戈鐵馬戰(zhàn)關山,負劍扶犁耕大漠。我相信:胡楊精神、兵團精神、三五九旅精神,不僅是扎根于新疆阿拉爾土地上的寶貴財富,更是飄揚在中國大地的精神旗幟,在紀念建黨1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這樣的偉大精神將會更加發(fā)揚光大、生機勃勃、代代傳承。

作者:晏祥莉

審核:劉靜濤   責任編輯:陳允琪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審  核:劉靜濤
責任編輯:陳允琪
標簽 >> 文學 文化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