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聞 2021-04-19 10:08 來源:昭通新聞網
”
彭國瓊,昭通市作協(xié)會員,小學教師。有作品發(fā)表于《中國作家》《課堂內外》《昭通作家》等。
”
還是那個司馬光
彭國瓊
小時候學《司馬光砸缸》一課,我認識了司馬光。當時的我嬌弱多病,好喜歡這個聰明,顧伙伴,有責任感,有力氣的司馬光,他竟然能搬起一塊石頭砸爛缸,救出一起玩耍的朋友。
初中的歷史課本讓我再次認識司馬光,了解到他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鑒》。對他的印象徹底改變是學習王安石變法這部分內容。當時實在想不通,變法是讓老百姓受益,讓社會更進步的事,為什么司馬光要阻止?當時異常討厭這個保守派的司馬光。對他從喜歡變成憎惡,就因為他不支持王安石的變法。
今年為了進一步了解我的偶像蘇軾,讀了很多關于蘇軾的文章,從中了解到當時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本意是惠民,結果在很多地方政府執(zhí)行起來,就變成了強行攤派。農民不需要貸款,也必須貸給你,目的是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利息也由規(guī)定的2分增加到3分,4分不等。地方官吏不管是借機中飽私囊,還是奉承當時的宰相王安石,他們強行推行青苗法,貸也得貸,不貸也得貸,讓當時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司馬光發(fā)現(xiàn)了青苗法弊已大于利,極力阻止變法。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改變宋王朝積貧積弱的情況,當時的皇帝宋神宗是支持變法的,司馬光的阻止惹得皇帝和宰相十分不高興,因此司馬光受到了排擠。因過于走極端路線,宋神宗死后,變法以失敗告終。
此時,我才知道,司馬光并不是我淺薄認知里的那個令人討厭的保守派。當時以為司馬光阻止變法是因為變法危害到他及他代表的保守派的利益。憎惡源于對歷史真相的不了解,原來不是所有的保守派都應該被抨擊,也不是所有的改革派都值得頌揚。為官者,當以老百姓的生存為出發(fā)點,不作秀,不強行攤派,從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擾民,切實解決老百姓的問題,這才是真的為民服務,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力自然強盛。
我汗顏自己的淺薄,沒有深入了解過一個人,只停留在一點皮毛的認知,就去討厭一個人,實在可笑。
沒有深入了解一個人,怎能聽風就是雨?斷章取義,三人成虎,我們覺得無知可笑,但生活中,此類事情還真不少。
多年前,我和一同鄉(xiāng)不同校的同事出差,我們同住一個房間。她說,你一點不像別人說的樣子。我笑笑。言外之意,她聽到關于評論我的一些壞話。起初我不當回事,總覺得走自己的路,堂堂正正做人,讓別人去說吧。后來經歷的事多了,才發(fā)現(xiàn),做人,在乎口碑還是很重要的。但爽直的性格要謹言慎行還是難,此需謹記。
前段時間聽朋友說,有人說我大拽得很,實在想不出什么事會讓人產生這種印象。仔細回憶,大概是那次我埋頭改本子,有人進辦公室我都不知道。直到來人開口問話,也沒指名道姓問誰,我以為辦公室其他同事還在,來者在問其他同事。等了一會,沒人回答,我轉過身才發(fā)現(xiàn)辦公室其他同事不在,有點不好意思,問:“你在問我?我以為你問別人。”來者不悅地說:“就你一人,不問你問誰?”我尷尬地笑笑,忙解釋:“他們剛才都在,我以為你問他們哪個。”一件小事,我解釋了,仍然被傳了出去,說我大拽得很。關鍵有熟識的人信了,來跟我說,本意是想批評我,也算善意提醒我。我費力解釋了一番。心里難免覺得委屈,還算了解我的朋友怎會如此看我?我想說:若從一次誤會,若從別人嘴里認識我,你干脆不要認識我。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相信別人嘴里的別人就是那樣,沒有了解,卻莫名產生了愛憎。所有的事情都有來龍去脈,不是所有的原委你都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原委都該向每個人去解釋。
我們沒有精力去應付那些對自己存有偏見的人。要有好心情,遠離喜歡對對人評頭論足的人,遠離喜歡從別人嘴里認識你的人,遠離對自己蜜汁自信的人。
這樣的偏見認知還真不少。德國人務實,法國人浪漫,日本人嚴謹。東北人豪爽,河南騙子多,四川人聰明,云南人耿直。警察正直,醫(yī)生救死扶傷,教師教的年級越高水平越高……如此不勝枚舉的看法讓我們在生活中帶上了偏見,放松了對人性的警惕。個體屬性豈是地域、民族、種族的共性可以簡而言之的?
三十多年前我學課文認識了司馬光,現(xiàn)在小學三年級上冊文言文原文中又講了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原文如下:
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司馬光還是那個司馬光,原來的學生學的是白話文,現(xiàn)在學生學的是文言文。
時移世易,只是,我不會帶著淺薄和偏見去讓學生認識一個歷史人物。
司馬光還是那個司馬光,只是,我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對學生講。
來源:昭通作家
主辦:中共昭通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承辦:昭通日報社;Copyright ? 2017-2028 昭通報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新聞爆料、涉未成年人舉報、涉毒及有害信息舉報:0870-3191933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涉毒舉報,疫情求助
登報作廢:0870-3191969,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舉報電話:0870-2159980
昭通市“打假治敲”舉報電話:0870-2132590,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舉報地址:昭通市昭陽區(qū)公園路45號市委宣傳部(市委大院內)
滇ICP備19003243號-3 ;云南省公安廳備案號:53060203202019;互聯(lián)網信息新聞許可證編號:53120180014;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總)網出證(云)字第002號
本網站法律顧問——云南意衡律師事務所 趙文律師,未經昭通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