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1-06-07 10:55周末接到表妹的婚宴請柬,于是驅(qū)車回到闊別已久的老家,一路上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在偉大的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鄉(xiāng)村面貌的變化日新月異,記憶中落后破敗的農(nóng)村已經(jīng)蕩然無存。泥濘崎嶇的鄉(xiāng)間小路已經(jīng)變成了寬闊筆直的柏油路,低矮破舊的瓦房已經(jīng)變成了漂亮闊氣的小洋樓,很多農(nóng)戶告別了燒柴、燒煤的歷史,用上了天然氣……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硬件”已經(jīng)不比城里差了。 為了喜慶,姨父花錢請全村人看電影,地點在村民健身中心廣場也就是以前的打谷場——因為現(xiàn)在農(nóng)村都用上收割機了,所以打谷場也就退出了村民們的生產(chǎn)舞臺,泥土地面被澆筑成了水泥地,上面安裝了一些公益健身器材。許久沒有看過露天電影了,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我草草地吃完晚飯,搬了個凳子直奔打谷場。 到了村民健身中心一看,已有人比我捷足先登。老人和小孩早早到了,老人們坐在凳子上互相噓寒問暖,孩子們則像小猴子一樣閑不住,三五成群、腳底生風地追逐打鬧。我看來看去卻唯獨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要么早就進城生活了,要么壓根兒對露天電影不感興趣。也是,現(xiàn)在的年輕人都是蜜罐子里泡大的,屬于網(wǎng)絡一代,是不會對我們那個時代興致盎然、如癡如醉的露天電影產(chǎn)生情感的。播放員打開放映機,白底黑邊的銀幕上出現(xiàn)了熟悉的八一電影制片廠的標志。當天播放的是耳熟能詳?shù)摹兜氐缿?zhàn)》,許是我眼鏡度數(shù)高,許是膠卷年久蒙灰,總之銀幕上的人物看上去有點模糊。一陣風吹過,銀幕隨風飄搖,電影里的人物就像泡在水中般來回晃動;音響因為年久失修,播出的臺詞已經(jīng)聽不大清楚——這讓我實在提不起看的興趣。再看看周邊,老人們自顧著聊天,壓根兒沒人盯著銀幕看;小孩子們早已跑得不見蹤影;連放映員也是伏在放映機上呵欠連天,只想著早點放完回去。此情此景,讓我感慨萬千,思緒不禁又回到了童年時期。 那個時候,農(nóng)村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一樣匱乏。政府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每個月都會到村里放映電影,我記得特別清楚,每個月的28號輪到我們村。28號對于整個村莊來說,是個不亞于過年的盛大日子。放映員到了村里,村長和主任都要好吃好喝地招待著,表明村里人對于電影的歡迎和需求。農(nóng)村父母心疼孩子,一般都會在田間地頭種上幾株向日葵,待到放電影的日子,篩好細砂放到鍋里炒瓜子。小孩子性子急,不等葵花籽涼透就大把地抓著往褲兜里裝,太陽還老高,就扛著板凳往打谷場跑,為的是占據(jù)有利位置。放映員吃飽喝足后調(diào)試放映機做準備,這個時候也是我們娛樂的時候,我們在放映機前用手做出各種動物的造型——機靈的兔子、兇惡的老狼、振翅的雄鷹,銀幕上就會出現(xiàn)各種動物。 等到正式放映的時候,我們就會老老實實地坐在板凳上觀看,要是膽敢喧嘩打鬧必然會招致大人們的嚴厲呵斥。對農(nóng)村人來說,看一次電影實在太難得了。那時的片子多是愛國主義題材的內(nèi)容:雷鋒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董存瑞、邱少云的故事讓人心潮澎湃,紅軍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讓人驚嘆不已,冀中的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狼牙山五壯士讓人熱血澎湃。緊張的高潮部分我們甚至忘記了嗑褲兜里的瓜子,全村人都沉浸在電影情節(jié)之中。那個時候農(nóng)村人思想相對還比較保守,戀愛的男女平時不大好意思談情說愛,可以趁看電影人多敞開心扉。 影片情節(jié)會讓全村人回味好多天,討論好多回。那個時候我們小孩子的游戲內(nèi)容大多和電影有關。學電影里的英雄人物用柳枝編成草帽,用榆木疙瘩或者韌性十足的莊稼稈兒當作步槍,麥秸垛就是“敵人”的碉堡。打谷場上活躍著我們矯健的身影,回響著我們沖鋒陷陣的吶喊聲。我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攻城略地,甚至像董存瑞那樣不惜和“敵人”同歸于盡。往往玩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我們通過看電影,通過做游戲,懂得了什么叫英雄主義,什么叫舍己為人,更懂得了什么叫民族大義。家國情懷通過電影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我們的血液之中,無聲無息地影響我們的言行,健全我們的人格,讓我們充滿正能量地茁壯成長。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致富奔小康,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大街上3D、4D、IMAX影院隨處可見,只要花費幾十元,就可以享受一場視聽盛宴。國家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了。遠去的露天電影已經(jīng)成為了對于過往的一種情懷,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了。 作者:付桂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