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信息報
2021-08-02 17:16【人物簡介】
張沖
原名紹禹、維新
字云鵬
生于1901年1月25日
云南省瀘西縣人,彝族
曾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他曾參加云南“二·六政變”
臺兒莊戰(zhàn)役等
建設彌勒、瀘西
兩縣的水利事業(yè)
捐資修建學校
1956年以后
主要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
1980年10月30日
張沖病逝于北京
享年81歲
【人物事跡】
1933年
張沖出任云南省鹽運監(jiān)督使
他赴一平浪考察后
提出“移鹵就煤”計劃
經實施后效益大增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后,日軍大舉侵華,滇軍六十軍(轄182、183、184師)奉命出征,盧漢任軍長,張沖任 60軍副軍長兼184師師長,是年冬開赴抗日前線。
次年4月,60軍參加魯南臺兒莊戰(zhàn)役,張沖指揮184師堅守禹王山主陣地,浴血奮戰(zhàn)20余晝夜,打退日軍板垣、磯谷兩師團數十次的瘋狂進攻,殺傷日軍千余,全殲平野慶太郎的“敢死隊”,打出了滇軍的威風,大長中國人的志氣。
張沖戰(zhàn)功卓著,升任第三軍軍長,后又參加武漢保衛(wèi)戰(zhàn)。
武漢淪陷后,張沖不愿隨蔣軍后撤,將部隊拉到湘鄂贛邊九宮山一帶與八路軍聯系。蔣介石偵悉,下令撤了張的軍長職務,欲交軍事法庭審判,得龍云力保返昆明。
1939年12月,張沖解甲后重溫開發(fā)水利的舊夢,他向龍云提出一個根治盤江的計劃,并請龍云坐飛機視察一遍。
1940年8月,龍云批準張沖的計劃,成立“彌瀘水利監(jiān)督署”,任命他為監(jiān)督。1941年初,“龍公渠”首先開工,后因改變計劃,將庫區(qū)改建在太平莊。
張沖正忙于興建
太平水庫之際
日軍侵占越南,云南危急
龍云任命張沖為
滇軍二路軍指揮官
他把水利工程交待后
即到軍中任職
1946年11月,張沖乘參加南京“國大”開會之機秘密出走,經輾轉奔赴延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的親切接見。
1947年2月,經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派任東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謀,接著出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遼沈戰(zhàn)役中往長春、錦州策動國民黨第60軍、第9軍起義。
年輕時的張沖
1950年后,張沖先后擔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族委員會副主席兼涼山軍政委員會主席。
1954年后,先后當選為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長、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委員、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張沖多次到彌勒視察,力促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資興修太平水庫。
1959年,蓄水7900萬立方米的水庫建成 (后經擴建蓄水達8000余萬立方米 )。該水庫增灌、保灌10余萬畝土地,改變了彌勒壩干南鄉(xiāng)的面貌,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fā)展。
1980年10月30日,張沖在北京逝世。
靈堂一副挽聯寫:
“國士無雙,斯人不再;
九原可作,萬里相招。”
遵遺言將骨灰撒在
金沙江虎跳峽
金沙江水資源豐富
寄托張沖開發(fā)的向往
虎跳峽飛流驚險
顯示張沖豪放的性格
【人物語錄】
張沖九次穿越虎跳峽時,曾有感而發(fā):
山頂白雪終年,山腰花木蔥蘢,山腳魚戲飛瀑,山外林禾遍野,五洲四海,春夏秋冬,風光在此同時并存;
水源冰川萬道,水急一瞬十天,水邊絕壁千仞,水截湖波百里,億兆勞力,糧棉油煤,長流斯峽永世不絕。
橫批:得天獨厚。
【歷史遺跡】
1988年8月
一平浪鹽礦
建成投產50周年之際
人們?yōu)榫拺褟垱_將軍
創(chuàng)建一平浪鹽礦的不朽功績
在一平浪鹽礦辦公大樓前花園內
建張沖紀念碑
2005年6月,一平浪鹽礦創(chuàng)辦愛企愛崗教育基地,在原結構基礎上增加了材質為安溪紅花崗巖雕鑿的張沖半身正面塑像。
2021年6月22日,彌勒市舉行張沖故居開館儀式,重新精心布展的張沖故居正式開館開放。